
[mean square] 一組數的平方的平均值
均方(Mean Square)是統計學和數學中常用的概念,指一組數值的平方的平均值。具體來說:
定義與公式
對一組數據 (x_1, x_2, ..., xn),均方的計算公式為:
$$
text{均方} = frac{1}{n} sum{i=1}^{n} x_i
$$
即每個數據點的平方求和後再除以數據個數。
應用場景
與均方根(RMS)的區别
均方根是均方的平方根,即 ( text{RMS} = sqrt{text{均方}} ),用于消除量綱影響(如電壓有效值的計算)。
示例:數據組 ([2, 4, 6]) 的均方為 (frac{2 + 4 + 6}{3} = frac{4+16+36}{3}=18.67)。
若涉及具體領域(如方差計算或MSE),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分析。
《均方》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平均值的平方。在數學和統計學中,均方常常用于計算數據集中各個值與平均值之間的差異。
《均方》的部首是土字旁,拆分後的部首為土字旁,筆畫數為8畫。
《均方》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形成。其字形由土字旁和方組合而成,土字表示土地、土壤,方字表示正方形,兩者組合表示平均的含義。
《均方》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均方」。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不過,目前沒有相關資料表明《均方》在古代存在不同的寫法。
1. 這組數據的均方差較小,說明數據的波動較小。
2. 均方誤差是一種衡量模型預測誤差的方法。
1. 均方根:表示方差的平方根,用于描述一組數據的平均離散程度。
2. 均方差:表示數據離散程度的平方平均值,是統計學中常用的一個指标。
3. 均方誤差:表示預測值與真實值之間差異的平方平均值,用于衡量模型的預測能力。
方差、偏差、離差。
均值,平均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