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窟籠的意思、窟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窟籠的解釋

(1).洞;孔。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釋俗》:“ 孫炎 作反切語……謂孔曰窟籠。” 元 劉君錫 《來生債》第三折:“将那大海船底下鑿碗來大數十個窟籠,他必然沉了也。”《水浒傳》第十九回:“便是 蔡京 親自來時,我也搠他三二十箇透明的窟籠。” 章炳麟 《新方言·釋地》:“今人謂地有空竅為窟籠。”

(2).漏洞;破綻。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二折:“這上面都是窟籠,又無招伏無贓仗。”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三折:“這狀子不中使……上面都是窟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窟籠(kū long)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主要在北方部分地區使用,其核心含義指“孔洞”或“破洞”,常帶有“破損形成的缺口”的引申義。根據漢語方言學及詞典文獻,其釋義可歸納如下:

一、基礎釋義

  1. 孔洞或破洞

    指物體表面因破損形成的空洞,如衣物、牆壁、器皿上的窟窿。例如:“衣服磨出個窟籠”表示衣物磨損出破洞。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第4卷,第4562頁。

  2. 漏洞或缺陷

    引申為事物存在的缺陷或疏漏,如“計劃有窟籠”指計劃不周密。

    來源:《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綜合卷,第381頁。


二、方言用法差異

  1. 晉語區(山西、内蒙古)

    多指具體孔洞,如“窗紙破了窟籠”(窗紙破洞)。

    來源:《太原方言詞典》(李榮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15頁。

  2. 中原官話(河南、山東)

    可指代陷阱或坑窪地,如“地裡有窟籠,小心跌進去”。

    來源:《中原官話研究》(張啟煥等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142頁。


三、古語用例與演變

“窟籠”為“窟窿”的方言變體,最早見于元代文獻。《全元曲·無名氏〈争報恩〉》有“補窟籠”一詞,意為修補漏洞,印證其曆史用法。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8卷,第1015頁。


四、相關詞辨析

“窟籠”是具地域特色的方言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實物破損或抽象缺陷。

網絡擴展解釋

“窟籠”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其詞義演變和用法可從曆史文獻和方言角度進一步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洞;孔
    指物體表面的空洞或穿透的孔隙。例如《水浒傳》提到“搠他三二十箇透明的窟籠”,形容刺穿後形成的孔洞。元曲《來生債》中也描述“鑿碗來大數十個窟籠”,指在船底鑿孔。

  2. 漏洞;破綻
    引申為事物中的缺陷或邏輯不嚴密之處。如元代《勘頭巾》中“狀子上面都是窟籠”,表示文書存在疏漏。

二、詞源與用法

三、應用場景


提示:若需更完整的文獻例證,可參考漢典及元曲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八鸾八字打開悲田不做肉超世絶俗翠柏促齡電化教育雕僞豆飯恩格斯墳丘改置剛隻更做到歌弦管控龜録黑光燈皇颉忽忘解棼急急風噤口卷舌窘蹶九關虎豹救治矍相圃俱收并蓄疴癢老虎竈靈曜臨帖六箴馬毛蝟磔民船謬耄龐厚貔貅前世求名求利圈圈茹柔吐剛三索盛節豕零食親財黑書城死告活央堂階鐵葉吞占秃山晚稻未竟味覺硪碌誤觸謝劉謝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