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場商的意思、場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場商的解釋

舊時鹽商的一種。在指定鹽場向鹽戶收鹽轉賣于政府(以備官運)或行商的中間商。隨産區不同而有異名,如 長蘆 稱坨商, 兩淮 稱垣商, 兩浙 稱廒商。其起源為 明 代内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場商”是中國舊時鹽業體系中的一種特殊商人,主要職能如下:

  1. 基本定義
    場商是介于鹽戶和政府/行商之間的中間商,負責在官方指定的鹽場收購鹽戶生産的鹽,再轉售給政府(用于官運)或其他大型運鹽商人(行商)。

  2. 曆史演變

    • 起源:可追溯至明代内商,但當時需購買“邊引”(官方許可證)才能入場收鹽。
    • 清代特權:壟斷鹽場全部産鹽的收購權,常通過高利貸(鹽本)和操縱收購價格(如壓價、擡秤)剝削鹽戶。
  3. 地區别名
    因産區不同,場商有不同名稱:

    • 長蘆鹽區:坨商
    • 兩淮鹽區:垣商
    • 兩浙鹽區:廒商。
  4. 運作特點
    場商既是鹽業流通的關鍵環節,也是官方管控鹽業的重要媒介。其壟斷地位導緻鹽戶長期處于經濟弱勢,成為清代鹽政腐敗的典型表現之一。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背景或具體案例,可參考鹽業史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場商(chǎng shāng)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場(chǎng)和商(shāng)。場的部首是土,拼音是chǎng,有6畫,是形容詞,表示廣闊的空地或場地。商的部首是口,拼音是shāng,有6畫,是名詞,表示經商或商業活動。 場商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據說它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文獻中,最初是用來形容在市場上經商的人們。隨着時間的推移,場商逐漸演變為一個合成詞,代表着商業活動發達的意義。 在繁體字中,場商的寫法與簡體字并無不同,都是用「場商」表示。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在的不同,但場商的古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基本上沒有變化。 以下是場商的一些例句: - 他在這個場上已經是個大商人了。 - 這個商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場商平台。 - 我們需要制定一些規則來規範場商行為。 一些與場商相關的組詞有:商場、場地、商業、商務等。 與場商相近的詞語有:市場、買賣、經商等。 與場商相反的詞語有:務農、家庭農場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