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酬功的意思、酬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酬功的解釋

亦作“酧功”。亦作“醻功”。獎賞有功勞者。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經戰伐地,寬免租賦。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二·戊辰公卿之盛》:“今名碩輩出,勞烈孔彰,聖主酬功,将來更不勝記矣。” 清 陳廷敬 《平滇雅·滇池》詩:“我将我師,于野暴露。布惠醻功,急疾如火。” 清 李重華 《道古》詩:“盲 左 既酧功,腐 遷 何媿色?” 太平天囯 洪秀全 《整頓屬員诏》:“但養尊處優,是酬功極頂,免再操勞聞問國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酬功是漢語中表示"用財物或行動報答功勞"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以下三個層面:

一、基本釋義 "酬"字本義指以酒回敬,《說文解字》解作"主人進客也",後引申為報謝、償付之意;"功"指功績、勞績。二字組合後,指通過物質或精神形式對有功者進行獎賞。這一釋義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有明确記載。

二、詞源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武成》"崇德報功"的治國理念,至漢代《史記·蕭相國世家》已形成完整用例:"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乃令蕭何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此典故生動诠釋了古代論功行賞的制度。

三、現代用法 當代漢語中主要應用于兩個語境:1)組織管理中指績效獎勵制度,如《現代企業管理條例》規定的年度酬功機制;2)文學創作中特指報恩叙事,如金庸《書劍恩仇錄》通過人物命運展現江湖酬功倫理。近義詞"酬勞""獎掖"側重物質層面,而"酬功"更強調精神層面的價值認同。

網絡擴展解釋

“酬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對有功者進行獎賞,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一、詞義分解

    • 本義指“回報、報答”,如《說文解字》中解釋為“主人進客也”,後引申為用財物或行動答謝他人。
    • 常見用法如“酬謝”“報酬”等。
    • 指“功勞、功績”,如《周禮》中強調“國功曰功”,即對國家有貢獻的行為。
    • 現代也指技術或成就,如“唱功”“成功”。

二、整體含義

“酬功”即通過物質或精神獎勵,對有功之人進行表彰。例如:


三、用法與語境


四、近義詞與延伸


參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正白消幫狗吃食剿拾從業代代相傳貸負打擾東挨西撞東國阇黎奪錦帆幔風塵之言豐國風穴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高門乖誤好感鎬洛河濆黃姜冱冥将功折過屆時拒阸鈞等空暇恐谀狂俠攔門累氣楞梨樂意捩轉馬八兒馬城茂茂密封迷愚内像泥像巧作名目清歈穹冥冗費戎馬倉皇如箭離弦三頭六臂三言兩句順逆嵩陽書院推排屯據晚禾相待如賓香粉消盡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