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穹玄。蒼天。 前蜀 貫休 《山居》詩之十六:“一庵冥目在穹冥,菌枕松牀蘚陣青。”《宋史·樂志十》:“薦號穹冥,登名祖禰。”
“穹冥”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或詩歌中,其核心含義指蒼天,具體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史書原文,可參考漢典、《北齊書》等來源。
《穹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天空極遠處和地下深處,是指宇宙的高遠和深沉。它常常作為一個形容詞,用來描繪廣闊、神秘和不可思議的意境。
穹冥的部首是穴(xué)和冖(mì),共有13畫。
穹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是一對意義相近的古漢字的合稱。穹字表示高聳的天空,冥字表示深邃的地下。在繁體字中,穹冥分别寫作「穹」和「冥」。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穹字和冥字有着不同于現代漢字的形态。穹字的古代寫法通常用「穴」旁邊加上「兇」字部分,表示高聳向上的樣子;冥字的古代寫法常常用「深」字的下部加上「冖」字,表示深沉的樣子。
1. 成千上萬的星辰在穹冥之間閃爍。
2. 探索宇宙的奧秘是人類一直以來的追求。
3. 整個森林籠罩在一片靜谧而神秘的穹冥之中。
1. 穹蒼(表示高遠的天空)
2. 冥思(表示深思熟慮)
3. 深冥(表示非常深沉的境地)
1. 幽深(表示深邃隱蔽)
2. 莫測(表示不可預測和不可理解)
3. 天峻(表示高聳無垠的天空)
1. 平凡(相對于高遠和神秘)
2. 明朗(相對于深沉和神秘)
3. 淺顯(相對于深邃和複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