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戰事緊急而忙于應付。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王仲瞿<穀城西楚霸王墓詩>》:“衣冠狼藉悲 王導 ,戎馬倉皇用 李綱 。” ********* 《月夜懷劉大傑》詩:“青山難望海雲堆,戎馬倉皇事更哀。”
“戎馬倉皇”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曆史淵源
出自清代王仲瞿《谷城西楚霸王詩》:“衣冠狼藉悲王導,戎馬倉皇用李綱。”。
現代作家郁達夫在《月夜懷劉大傑》中也曾引用:“青山難望海雲堆,戎馬倉皇事更哀。”。
語法結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詳細用法或例句,可參考漢典、樂樂課堂等來源()。
《戎馬倉皇》是一個成語,形容在戰亂或急忙逃散時人們的慌亂和無序。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戈」和「馬」。
「戈」是古代兵器的一種,代表戰争和戰鬥;「馬」則代表快速和迅捷。在《戎馬倉皇》中,這兩個字的意義結合在一起,表達出人們在戰亂中匆忙逃離、失去了秩序和組織的狀況。
成語《戎馬倉皇》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宋書》中。它最早出現在南朝梁時的一部名叫《戎馬行賦》的文學作品中,描繪了那個時代的戰亂和人們的逃亡景象。
根據繁體字,《戎馬倉皇》的寫法為「戎馬倉皇」。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説文解字》的記載,「倉」字的舊寫是「舼」,表示儲物的容器;「皇」字的舊寫是「黃」,表示光明和尊貴。
以下是幾個使用《戎馬倉皇》的例句:
1. 在戰亂中,百姓們戎馬倉皇,四處逃散。
2. 火災發生時,居民們戎馬倉皇地逃出大樓。
與《戎馬倉皇》相關的組詞有:
1. 慌亂:形容人們心慌意亂,失去秩序和理智。
2. 逃離:意為匆忙離開某地。
《戎馬倉皇》的反義詞是「井井有條」,意為有秩序和有條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