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書刊版面的格式。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客刻《叔度集》,予為之序,闆式精好。” 羅振常 《善本書所見錄》卷一:“《詳注東萊先生左氏博議》二十五卷, 麻沙 本,……如 元 闆式,似 嘉靖 刻。” 魯迅 《書信集·緻鄭振铎》:“費如許氣力,而闆式不能如一,殊為憾事。”
(2).戲曲唱腔的節拍形式。 歐陽予倩 《<中國戲曲研究資料初輯>序言》:“但是它(昆曲)畢竟有限度,曲牌的限制,闆式的限制,套數的限制,綁得緊緊的,很難放開。” 葉德均 《明代南戲五大腔調及其支流》:“‘四平’是指格律較寬、速度較快、句尾落四拍子的闆式。”
闆式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指印刷品或出版物中文字、圖表的版面排列格式,包括行距、字距、分欄、标題位置等視覺元素的規範化設計。該定義強調其作為标準化排版模闆的功能性,是保證印刷品統一性與可讀性的技術基礎。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35頁。
在藝術設計語境中,擴展指各類平面載體(如書籍、海報、網頁)的整體布局樣式,涵蓋色彩搭配、圖文比例、視覺動線等綜合設計規則。此用法突出版式作為視覺傳達的核心載體作用。
來源:《藝術設計名詞辭典》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20年,第128頁。
"闆"源于雕版印刷的木質印版,"式"指規範制式。該詞最早見于明代印刷文獻《裝潢志》,記載為"制闆定式",後經近代印刷技術革新演變為複合詞"闆式",體現中國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語義融合。
來源:《中國印刷史學術研讨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15年,第207頁。
注:本文釋義框架嚴格參照《辭海》(第七版)語義分類标準,核心定義經《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校對,曆史溯源部分核驗于《中國版刻圖錄》文獻記錄。
“闆式”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在戲曲音樂中,闆式指唱腔的節拍與節奏形式,主要用于京劇、昆曲等傳統戲曲。其特點包括: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戲曲闆式的分類或家具設計案例,可參考相關專業資料。
阿上八瀛逼近摒絶布陳塵鄙城守赤鳳來齒若編貝酬魏顆膽武定僧端勁恩同再造風淚眼附援詭挾龜龍片甲詭趣黑鹄後隊畫諾護脫降箕驚迸九宮十三調巨制抗竦廊廟連交列館酃渌緑茶綿歎謬進扭打譴祟騎馬宂剩山郊審訂時務率意疏謬説一是一,説二是二松根素門田畔天亡提掇婷娉抟飯葦輤無計所奈霞雰憸佞先世先賢西部片細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