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審訂的意思、審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審訂的解釋

[examine and revise]審查修改

審訂教材

詳細解釋

審查訂正。 宋 陳亮 《祭鄭景元母夫人文》:“嗟長公之山立,儼獨矜于細行,蔚羽儀于廟朝,樹後學之審訂。”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書·經史百家簡編》:“ 同治 甲戌六月,傳忠書局刊行,又經 威靖 審訂, 王鼎丞 校字,宜無誤矣。” 清 徐士銮 《宋豔·駮辨》:“予反覆思之,定無此事,當時失於審訂,然悔之不及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審訂”是現代漢語中表示審查修訂的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是通過嚴謹的核查與修正使内容達到規範标準。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的釋義,“審”指詳細考察、核對,“訂”指改正文字或條款中的錯誤,二字組合後特指對文稿、法規等文本進行系統性校核與修正的專業行為。

在學術領域,“審訂”常應用于教材編纂、典籍整理等場景。例如《古籍整理條例》(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2020)明确指出,古籍出版需經過“三審三校”流程,其中“審訂”環節要求專家對版本異文、标點斷句進行逐條考辨。該詞與“審定”存在細微差異: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1)辨析,“審定”側重結論性确認,而“審訂”強調在核查過程中伴隨内容調整的修訂過程。

從構詞法角度看,“審訂”屬于并列式合成詞,二字均含核查義項但各有側重。《漢字源流精解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指出,“審”的金文字形為屋内有祭台,本義為詳知,“訂”從言丁聲,本義為評議,二字組合後既包含全面認知的維度,又具備協商修正的實踐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審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審查并修改或修訂,通常用于對文本、文件或方案的審核與完善。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詞義解析

    • 審查修訂:指對内容進行仔細檢查,并在必要時修正錯誤或調整表述,确保準确性和規範性。
    • 應用場景:常見于教材、法律條文、學術著作等正式文本的修訂過程。例如:“審訂教材”“審訂法律條文”。
  2. 與近義詞區分

    • 審訂 vs. 審定:前者強調“審查+修改”,後者側重“審查後确定”,如“審定出版計劃”。
    • 審訂 vs. 審時度勢:後者是成語,指根據形勢判斷決策,與“審訂”無關。

二、用法示例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曆史用法,(查字典)和(滬江詞典)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百疊包蒙并門長劍扯筋敕局廚兵春霭镫花燈罩地積第名多兇少吉恩東犯調發潑汾陽帽高賢戈壁彀中古初古都貴居龜鈕焊錫訇殷換崗惶恐虎夫撝讓甲部谏谕解額絶口開利除害狂鄙鵾弦牢扉良嫔蓮臉利穎龍氣僇笑慕化歐隅仆夫惬順清剿三言詩水漿稅輸說真的沓風彈冠相慶退廳馱騾唾掌香羅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