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城守的意思、城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城守的解釋

(1).城池的守備。《國語·楚語上》:“城守之木,於是乎用之。” 韋昭 注:“城守之餘,然後用之。” 南朝 梁 沉約 《反舌鳥賦》:“倦城守之諠疲,愛田郊之閒素。”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尹侍禦奏折》:“ 廣平 一帶,州縣紛然瓦解。城守不施,草間偷活,狼奔豕突,如入無人之境。”

(2).據城而守。《戰國策·楚策一》:“ 扞關 驚,則從 竟陵 已東,盡城守矣。”《史記·梁孝王世家》:“ 梁孝王 城守 睢陽 ,而使 韓安國 、 張羽 等為大将軍,以距 吳 楚 。”《後漢書·任光傳》:“廷掾持 王郎 檄詣府白 光 , 光 斬之于市,以徇百姓,發精兵四千人城守。”

(3).指防守地方的武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四回:“直等到釘封文書到了,在監裡提了出來綁了, 歷城 縣會了城守,親自押出西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城守”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城池的守備

指對城牆、城防設施的守衛工作,強調防禦體系本身。例如《國語·楚語上》提到“城守之木,於是乎用之”,說明城防物資的調配。南朝梁沈約的《反舌鳥賦》中“倦城守之諠疲”則描繪了守城事務的繁重。

2.據城而守的行為

指依托城池進行防禦的軍事行動。如《戰國策·楚策一》記載“扞關驚,則從竟陵已東,盡城守矣”,描述城池失守後的連鎖反應;《史記·梁孝王世家》提到梁孝王“城守睢陽”,即據城抵抗吳楚聯軍。

3.清代的地方武官職銜

特指清代負責城門管鑰及地方防衛的官員。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四回記載“曆城縣會了城守,親自押出西關”,表明城守作為官職參與司法執行。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城守”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城守”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守衛或防禦城市的行為。它包含了守護城市的意思,代表着保護城市及其居民免受外部威脅的職責和使命。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城守”這個詞的部首是“土”和“宀”。其中,“土”是指土地、土壤,“宀”是指房屋或屋頂。筆畫上,“城守”合計有11個筆畫。 來源及繁體寫法: “城守”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軍事文化。繁體字“城守”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城守”這個詞在古時候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寫法,但現今最常見的寫法是“城守”。 例句: 1. 他被任命為城守,負責保護這座城市。 2. 城守的任務是防止敵軍入侵。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城市、守護、守城 近義詞:衛城、守衛、護城 反義詞:攻城、侵略、入侵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