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陳的意思、布陳的詳細解釋
布陳的解釋
(1).頒布;宣示。《荀子·王霸》:“之所以為布陳於國家刑法者,則舉義法也。” 宋 司馬光 《上龐樞密論貝州事宜書》:“聖王之誅,不在快志多殺,要欲布陳條理,期於安定而已。”
(2).分布陳列;陳列。 漢 陸賈 《新語·資質》:“冠帶正容,對酒行觴,卿士列位,布陳宮堂,望之者目眩,近之者鼻芳。” 漢 袁康 《越絕書·内傳陳成恒》:“孤雖要(腰)領不屬,手足異處,四支(肢)布陳,為鄉邑笑,孤之意出焉。”
(3).陳述。《太平天囯史料叢編簡輯·劉松山緻梅少岩書》:“知關綺注,用特布陳。”
詞語分解
- 布的解釋 布 ù 棉、麻及棉型化學短纖維經紡紗後的織成物:布匹。布帛。布衣。 古代的一種錢币。 宣告,對衆陳述:宣布。發布。布告。開誠布公(推誠相見,坦白無私)。 分散到各處:散布。遍布。星羅棋布。 流傳,散播
- 陳的解釋 陳 (陳) é 排列,擺設:陳列。陳兵。 述說:陳述。陳情。詳陳。陳訴。陳說。 舊的,時間久的:陳舊。陳腐。陳醋。推陳出新。陳陳相因。陳迹。陳皮。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 中國朝代名
網絡擴展解釋
“布陳”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基本釋義
-
頒布;宣示
指正式發布法令、政策或主張。例如《荀子·王霸》中提到“布陳于國家刑法者”,即強調通過法律宣示治理國家的原則。宋代司馬光也以此詞表示政策的公開宣示。
-
分布陳列;陳列
多用于描述物品或人員的布局安排。如漢代陸賈《新語·資質》中“卿士列位,布陳宮堂”,描繪了官員在宮廷中的有序排列。
-
陳述;表達
指口頭或書面的詳細叙述。例如唐代劉禹錫的詩句“雁行布陳衆未曉”,暗含棋局策略的陳述。
二、古籍與文學用例
- 《越絕書》:用“布陳”形容戰場上的陣型分布(“四支布陳”),體現軍事布局。
- 元代耶律鑄《密谷行》:“移圍布陳密谷口”,描述狩獵或作戰時的戰術安排。
- 宋代詩詞:常以“布陳”描寫自然景象的鋪陳,如“寒鴉布陳”展現群鳥栖息的畫面。
三、現代延伸用法
- 人事任免:如“發布陳婷婷任前公示”。
- 報告發布:指調查報告或政策文件的公開呈現。
“布陳”一詞從古代法令宣示、軍事布局延伸到現代信息發布,語義涵蓋政策、空間、語言三個維度。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荀子》《新語》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布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安排、部署。它的部首是巾(帕),筆畫數為11。布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最早在《史記》中有記錄。在繁體字中,布陳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布陳在古代的寫法稍有差異,字形更加古樸,但整體上和現代漢字寫法相似。
以下是布陳的一些例句:
1. 為了迎接客人,她布陳了一桌豐盛的菜肴。
2. 戰局危急,将軍立即布陳了新的軍事戰略。
3. 經過精心布陳,展覽會場顯得莊重而美麗。
一些與布陳相關的組詞有布置、部署、安排等。這些詞語都與安排、組織密切相關。
在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安排、部署等詞語來替代布陳。反義詞方面,可以使用解散、取消等詞語來表示相反的意思。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您的要求。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