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溺于宴樂。《晉書·段灼傳》:“ 夏癸 放於 鳴條 , 商辛 梟於 牧野 ,此俱萬乘之主,而國滅身擒,由不能屬任賢相,用婦人之言,荒淫無道,肆志沉宴,作靡靡之樂,長夜之飲。”
“沈宴”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該詞最早見于《晉書·段灼傳》,描述夏桀(夏癸)、商纣(商辛)因荒淫無道、沉迷宴樂而亡國的典故,如:“肆志沉宴,作靡靡之樂,長夜之飲”。
部分資料(如)提到“沈宴”有“沉默安靜”的含義,但此釋義缺乏廣泛文獻支持,主流仍以“沉溺宴樂”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
《沈宴》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人們在沉迷于酒宴的宴樂中。
《沈宴》由3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氵”,“宀”和“口”。它的總筆畫數為10。
《沈宴》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中。在古代,人們常在宴會上飲酒作樂,有時候會陷入無法自拔、沉溺其中的境地。因此,形成了這個詞來形容這種狀态。
《沈宴》在繁體字中寫作「沉宴」。
在古代,字形形狀可能和現代稍有不同。但基本上,《沈宴》的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
1. 他整夜參加了那次豪華的沈宴,完全不顧家人的勸告。
2. 雖然他每晚都參加沈宴,但他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
1. 沉溺:形容陷入某種行為或感情中而無法自拔。
2. 宴會:豪華的聚會,通常涉及到食物和飲品的享用。
3. 沉迷:形容沉溺于某種惡習或嗜好中。
4. 酒宴:以飲酒為主題的宴會。
1. 沉醉:形容陶醉、迷戀。
2. 沉浸:形容全身心地沉迷于某種事物中。
3. 陶醉:形容熱愛或沉溺于某種境界或情感中。
4. 沉溺:形容陷入某種行為或感情中而無法自拔。
1. 清醒:形容頭腦清楚、沒有陶醉、沉溺的狀态。
2. 樸素:形容簡單、平凡,與豪華宴會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