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反覆的意思、反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反覆的解釋

亦作“ 反復 ”。 1.重複再三;翻來覆去。《易·乾》:“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朱熹 本義:“反復,重復踐行之意。”《孟子·萬章下》:“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後漢書·陳蕃傳》:“言及反覆,誠辭懇切。” 殷夫 《放腳時代的足印》詩:“春給我一瓣嫩綠的葉,我反複地尋求着詩意。”

(2).變化無常。《詩·小雅·小明》:“豈不懷歸,畏此反覆。” 朱熹 集傳:“反覆,傾側無常之意也。” 漢 桓寬 《鹽鐵論·和親》:“反復無信,百約百叛。” 宋 蘇轼 《罷徐州往南京寄子由》詩之四:“歲月如宿昔,人事幾反覆。” 明 王瓊 《雙溪雜記》:“故世道反覆,相尋亦無一定。” 陳白塵 《大風歌》第五幕:“當年他投奔 高皇帝 之時,我等大都說他是反複亂臣?”

(3).翻轉,颠倒。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往者天嘗在下,地嘗在上,反覆颠倒。”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夫 莊周 安知有毀譽哉!彼蓋不勝天下之颠倒反覆於名實者,故激而為是言耳。”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音律》:“調得平仄成文,又慮陰陽反覆。”

(4).傾覆;傾動。《戰國策·趙策二》:“欲反覆 齊國 而不能。”《文選·班固<西都賦>》:“草木塗地,山淵反覆。” 李善 注:“反覆,猶傾動也。”

(5).動蕩,動亂。《後漢書·伏湛傳》:“遭時反覆,不離兵兇。” 宋 李綱 《議迎還兩宮劄子》:“宗社颠危,天下反覆。” 清 顧炎武 《井中心史歌》:“天知世道将反覆,故出此書示臣鵠。”

(6).來回;往返。《後漢書·耿弇傳》:“我至 長安 ,與國家陳 漁陽 、 上谷 兵馬之用,還出 太原 、 代郡 ,反覆數十日。”《陳書·周文育傳》:“﹝ 文育 ﹞年十一,能反覆遊水中數裡。” 唐 羅隱 《芳樹》詩:“春夏作頭,秋冬為尾,循環反覆無終已。” 宋 曾鞏 《廣德軍重修鼓角樓記》:“ 鞏 辭不能,書反復至五六,辭不獲。”《西遊記》第二八回:“乘龍福老,往來必定皺眉行;跨鶴仙童,反覆果然憂慮過。”

(7).再三考慮;再三研究。 唐 韓愈 《上兵部李侍郎書》:“沉潛乎訓義,反復乎句讀。” 宋 蘇舜欽 《蘇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記》:“反復身世,惘然莫知。”《續資治通鑒·宋哲宗紹聖元年》:“願陛下反覆臣言,慎勿輕事改易。”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一:“及反覆《明史·土司傳》,始知 明 代用兵多者,皆在 滇 粵 土司之地,漢兵三而土兵七。”

(8).指反覆詩。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反覆。”原注:“舉一字而誦,皆成句,無不押韻,反覆成文也。 李 公《詩格》有此二十字詩。” 郭紹虞 校釋引《冰川詩式》所舉一例為:“碧天臨逈閣,晴雪點山屏。夕煙侵冷箔,明月歛閑亭。”并謂“此二十字,連環讀,反覆成詩四十首”。

(9).修辭格之一。用同一語句,反複申說,以表現強烈情感的修辭手法。《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孟子·萬章上》:“ 子産 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魯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以上例句都采用了“反複”的修辭手法。

(10).重疊。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山反覆而參錯,水遶灌而縈薄。” 明 馮夢龍 《挂枝兒·送别》:“那瓦兒一片片反覆又蹊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反覆”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重複行為

    • 指同一動作或過程多次進行,如《孟子·萬章下》中“反覆之而不聽”表示多次勸谏。現代用法如“反複推敲”,強調重複性動作。
  2. 變化無常

    • 形容事物或态度不穩定,《詩經·小雅·小明》以“畏此反覆”表達對世事無常的憂慮。蘇轼詩句“人事幾反覆”也體現此義。
  3. 物理性翻轉

    • 表示空間或狀态的颠倒,如阮籍《大人先生傳》中“天地反覆颠倒”,李漁《閑情偶寄》提及音律的“陰陽反覆”。
  4. 社會動蕩

    • 引申為局勢混亂,《戰國策·趙策二》用“反覆齊國”描述政治傾覆,班固《西都賦》“山淵反覆”喻指劇烈變動。
  5. 修辭手法

    • 作為修辭格,通過語句重複強化情感,如“鳳兮,鳳兮”的雙重呼喚(見)。

其他補充: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選擇釋義,如需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孟子》《後漢書》等原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反覆》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重複或反複。它由兩個基本部首組成,左邊是“反”部首,表示反向或相反的意思;右邊是“覆”部首,表示覆蓋或重複的意思。它的筆畫數目共計10畫。 《反覆》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的簡化,最初的寫法是“反復”。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和現代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筆畫的書寫稍有不同。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反覆》的古代寫法是“反復”。復是返複的意思,字形上表示了反複的軌迹。在簡化字體的過程中,為了減少筆畫的複雜性,将“復”字改寫為了“覆”字,但仍保留了原意。 以下是一些使用《反覆》這個詞的例句: 1. 學習一門新技能需要反覆的練習。 2. 老師反覆強調我們要遵守課堂紀律。 3. 他一遍又一遍地反覆檢查自己的作業,确保沒有錯誤。 一些與《反覆》相關的詞彙包括: 組詞:反複、反複無常、反複無常、反複無常 近義詞:重複、複述、重複 反義詞:一次、一次性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