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析理的意思、析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析理的解釋

剖析事理。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非至精者不能與之析理也。”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論則析理精微,銘則序事清潤。” 唐 元稹 《獻荥陽公詩五十韻》序:“推案析理,次至數聯,應若前定。” 明 吳承恩 《<申鑒>序》:“其辨疑而析理也精而确,信哉,其能名家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析理在漢語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剖析事理,指對事物内在規律、道理或邏輯進行深入分析與闡明。以下為具體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解析道理

    指通過邏輯推演分解事物的原理或本質。如《漢語大詞典》釋為“剖析事理”,強調通過分析揭示内在條理。

    示例:哲學研究注重析理,探究萬物本源。

  2. 辨明是非

    含辨别事理正誤之義。如《古代漢語詞典》注“析”為“分開、辨析”,“理”為“道理、準則”,合指通過分析明辨是非曲直。


二、學科應用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明确釋義為“剖析事理”,引《晉書·樂志上》“析理識真,禮以儀彰”為典例。

  2. 《辭海》(第七版)

    指出“析”含“剖解”義,“理”指“規律”,強調科學分析方法的運用。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析”為“分開、分析”,與“理”組合後特指對事理的邏輯分解。


四、經典用例

《莊子·天下》:“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

此句以“析理”為核心,體現先秦思想中對自然規律的解析傳統。


參考資料(按引用順序):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2.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 《古代漢語詞典》[M]. 商務印書館, 2014.
  3. 荀況. 《荀子》[M]. 中華書局, 2007.
  4. 劉勰. 《文心雕龍譯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5. 辭海編輯委員會. 《辭海》(第七版)[Z].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Z]. 商務印書館, 2016.

網絡擴展解釋

“析理”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ī lǐ,其核心含義是剖析事理,指通過詳細分析和邏輯推理來探究事物的内在原理或結構。以下從多個角度展開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用法與場景

  1. 學術領域:常用于哲學、科學等需嚴密邏輯的場合,表示對問題的深入剖析。
    • 例:嵇康《琴賦》提到“非夫至精者,不能與之析理也”,強調隻有精通者才能透徹分析。
  2. 文學創作:指文章或論述中的精微推理,如《文選》序言“論則析理精微”。
  3. 現代應用:可延伸至數據分析、模型構建等場景,如“水質綜合評價需析理各因素關聯”。

三、古籍與例句


四、相關成語與擴展


總結來看,“析理”強調邏輯性與深度,適用于需嚴謹分析的語境,兼具古典韻味與現代實用性。如需更多古籍例證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漢典或相關學術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爾蘭人柏脂悖惡弊帚自珍不争氣成軸扯皮嗤鼻斥罵重播瘡瘍喘呼呼出落春醅初試次室翠幔逮案燈青釣鈎煩冤覆醬瓿該驗高龐搆怨官課孤清谷神星旱煙筒活頭兒進難考送酹祀礧碨冷腸獵漁理世毛裝門戶人家面對面名傾一時末尾叛夫鵬魚皮冠邱明拳跼麴米上鍋沈水香失刑霜苞踏拉蹚渾水天竈調詞架訟鐵棓小題吸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