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發蒙昧,解除束縛。 明 唐順之 《與顧箬溪書》:“某閒居多暇,亦時留意於數藝……其會意處,既恨不得即與明公相印證;其齟齬處,又恨不得就明公而為發蒙解縛也。”
“發蒙解縛”是一個聯合式成語,由“發蒙”和“解縛”兩個部分構成,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與顧箸溪書》及權威詞典釋義。
發蒙解縛(fā méng jiě fù)這個詞是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下面我們來逐一解析它的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發蒙解縛意為解除智識局限,開啟思維,啟迪頭腦,使之解脫束縛,得到自由發展。
發蒙解縛的四個字的部首和筆畫分别是:
- 發(頭部部首,筆畫數:5)
- 蒙(艸部部首,筆畫數:13)
- 解(角部部首,筆畫數:13)
- 縛(纟部部首,筆畫數:11)
發蒙解縛源自《尚書·虞曲》:“乃曰;‘裔裔昭德,發蒙解縛。’”這句話意指要讓兒孫後代通過教育開拓智慧,解除束縛。
發蒙解縛的繁體字是「發蒙解縛」。
根據古時候的用法,發蒙解縛可以寫為「發蒙朗縛」。
發蒙解縛在句子中的用法示例:
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們發蒙解縛,開闊視野。
與發蒙解縛相關的組詞有:
- 發展
- 蒙昧
- 解放
- 縛手縛腳
與發蒙解縛意義相近的詞語有:
- 開啟智慧
- 拓展思維
- 啟發頭腦
- 解除束縛
與發蒙解縛意義相反的詞語有:
- 愚昧無知
- 限制思維
- 羁絆心靈
- 壓抑才能
發蒙解縛,代表着人類智慧的開啟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它提醒我們要不斷學習,超越固有的觀念和限制,逐步解放自己的思維,達到全面發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