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咎釁的意思、咎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咎釁的解釋

亦作“ 咎舋 ”。罪過。《三國志·魏志·公孫瓒傳》“ 紹 遣将攻之” 裴松之 注引《漢晉春秋》:“﹝ 袁紹 與 瓚 書曰:﹞懼於飛矢迸流,狂刃橫集,以重足下之禍,徒增孤之咎釁也。” 前蜀 杜光庭 《張相公九曜醮詞》:“詳評獄訟,裁制典刑,或爽重輕,慮招咎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咎釁”是一個漢語成語,發音為jiù xìn,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區别,具體可從以下層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因小過失招緻責備

    • 由“咎”(過失、過錯)和“釁”(争端、冤屈)組成,指因無心之失或微小過錯引發他人責備或争議。
    • 例如:因無心說錯話而“咎釁”上身,導緻人際關系緊張。
  2. 古籍中的“罪過”含義

    • 部分文獻中,“咎釁”與“咎舋”相通,強調更嚴重的罪責或過失。
    • 如《三國志》注引《漢晉春秋》中袁紹提到“徒增孤之咎釁”,即表達對自身罪過的反思。

二、使用場景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用例,可參考《三國志》《漢晉春秋》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咎釁》一詞的意思、組成部分和來源

意義

《咎釁》一詞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對某人或某事進行指責或追究責任。

組成部分

《咎釁》一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咎(jìu)和釁(xìn)。

部首和筆畫

《咎釁》的部首為口(kǒu),其中“咎”部的筆畫數為東方正教(gōng)而“釁”部的筆畫數是六畫(一比一點另一點一鈎)。

來源

《咎釁》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咎的本義是盤問、追究,引申為責備、批評的意思。而釁的本義是探求、追求,引申為對某人進行追究的意思。兩個字結合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咎釁”。

繁體字

《咎釁》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咎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咎的舊字形為「咎」,而釁的舊字形為「迅」。這些字形與現代的寫法相比有所不同。

例句

1. 他對他的團隊成員的錯誤行為進行了咎釁。

2. 我們不能一味地讓事情發展下去,必須采取行動進行咎釁。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自咎、咎責、咎責逾重

近義詞:責備、指責、追責

反義詞:寬容、諒解、寬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