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衆的意思、道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衆的解釋

僧道們。 宋 洪邁 《夷堅丙志·趙士遏》:“道衆恐雨作不能焚詞,既而至五鼓,醮事畢,雨乃大至。”《金6*6*梅詞話》第三九回:“徒弟又問:‘請問那日,延請多少道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今乃乙酉年七月十五日,廣延道衆,大建經壇,要與先帝修齋追薦。”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道衆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道衆,漢語複合詞,由"道"與"衆"組合而成,特指道教信仰者的群體稱謂。《漢語大詞典》釋其義為"信奉道教的人;道士的統稱"(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136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版)。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全唐文·卷九百八十四》載:"敕令道衆于玄元皇帝廟講經",此處"道衆"即指參與皇家道教活動的道士群體。

從構詞法分析:"道"字取道教核心概念,既指道家哲學體系,亦指宗教實體;"衆"表集體概念,強調道教組織的群體性特征。二者組合後形成專有名詞,常見于宗教典籍與曆史文獻,如《道藏·太平部》所述:"道衆修行,當遵三洞科戒"(來源:《中華道藏》第28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版)。

該詞具有雙重語義特征:

  1. 狹義指道教教職人員,即經過傳度或冠巾儀式的道士群體。明代《大明律》規定:"道衆需着法服,持度牒方可雲遊"(來源:《中國宗教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 廣義涵蓋道教信衆,包括居家修行的居士群體。宋代《雲笈七籤》記載:"道衆分為出家、在家二品"(來源:《道教典籍選刊》,中華書局2013年版)

當代宗教事務管理中,"道衆"作為規範術語,見于《宗教事務條例》配套文件,特指在道教活動場所内常住的道教教職人員(來源:《宗教團體管理辦法》第三章第二十一條,國家宗教事務局2019年頒布)。

網絡擴展解釋

“道衆”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僧道群體,即道士或僧人的集合稱謂。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核心含義:
指參與宗教活動(如法事、齋醮等)的僧人或道士群體,常見于古代文獻中的宗教場景描述。

文獻例證

  1. 宋代洪邁《夷堅丙志·趙士遏》:
    “道衆恐雨作不能焚詞,既而至五鼓,醮事畢,雨乃大至。”
    ——描述道衆因天氣擔憂法事進程,最終順利完成儀式。

  2. 《金瓶梅詞話》第三九回:
    “徒弟又問:‘請問那日,延請多少道衆?’”
    ——體現道衆在法事活動中的規模與參與形式。

  3. 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入道》:
    “廣延道衆,大建經壇,與先帝修齋追薦。”
    ——反映道衆在祭祀儀式中的集體職能。

綜合釋義

補充說明

需注意,“道衆”一詞的“道”可涵蓋道教與佛教(部分文獻中“僧道”并稱),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奧赜襃拔北社變柑标志牌餅餤不經之語嘗膽喘息未定逴姹觸着疵诟達分當家立業動變番客黼繡瑰偉過抵過屋紅缸回腸傷氣回籠饑飡渴飲繼承解手尖刀緝綱浄巾竟世晉明紀遊絶足濬谷具區遽色理科陵阙力錢漏春和尚錄取廟寝秘庭謬妄無稽凝想歐冶樯竿恰正凄哽龜茲伎僧録啬術社會福利申驅始冠十年磨一劍勢窮力蹙彤盧尾鬣五王西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