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紅豆蔻的意思、紅豆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紅豆蔻的解釋

植物名。 宋 範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紅豆蔻》:“紅豆蔻花叢生……一穗數十蕊,淡紅鮮妍,如桃杏花色。蕊重則下垂如葡萄,又如火齊瓔珞及剪彩鸞枝之狀。此花無實,不與草豆蔻同種。每蘂心有兩瓣相并,詞人託興曰比目連理雲。”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高良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紅豆蔻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植物名詞,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釋義:

一、植物學定義 紅豆蔻指姜科山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Alpinia galanga),其特征為穗狀花序呈圓錐狀排列,果實呈橢圓形且表面有縱溝紋。該植物原生于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常見于濕熱山谷地帶。《中華本草》記載其根莖具有特殊香氣,與草豆蔻、高良姜存在形态差異,需注意鑒别。

二、文化象征意象 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紅豆蔻常被賦予青春與相思的寓意。宋代範成大《桂海虞衡志》稱其"花穗嫩紅,春末發",唐代詩人杜牧更以"豆蔻梢頭二月初"比喻少女年華,此意象後被廣泛運用于詩詞創作,成為傳統文化符號。

三、藥用價值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紅豆蔻幹燥成熟果實可入藥,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燥濕散寒、消食化積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揮發油成分中含乙酸龍腦酯、桉葉素等活性物質,臨床常用于治療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該詞條的釋義體系綜合了植物學特征、文化隱喻及實用價值三個維度,體現了漢語詞彙形義結合的特點。中國植物志官方網站(http://www.iplant.cn)及中醫藥管理局數據庫(https://www.catcm.cn)均收錄有詳實考證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紅豆蔻是姜科植物大高良姜(學名:Alpinia galanga)的幹燥成熟果實,其詞義和特性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植物學特征

  1. 形态:株高可達2米,根莖塊狀,葉片長圓形或披針形(長25-35厘米,寬6-10厘米),頂端漸尖,葉舌近圓形。
  2. 花果:圓錐花序密生綠白色花,果實呈長圓形(長1-1.5厘米),成熟時紅棕色或棗紅色,内含3-6粒種子。

二、藥用價值

  1.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脾、肺經。
  2. 功效
    • 果實(紅豆蔻):燥濕散寒、醒脾消食,主治脘腹冷痛、食積脹滿、嘔吐洩瀉及飲酒過多。
    • 根莖(大高良姜):散寒暖胃、止痛,用于胃寒吐瀉、冷痛。
  3. 用法:秋季果實變紅時采收,陰幹後入藥。

三、分布與生長環境

主要分布于中國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生長于海拔100-1300米的山野陰濕林下或灌木叢中。


四、詞語來源

“紅豆蔻”一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如範成大《桂海虞衡志》描述其花“淡紅鮮妍,如桃杏花色”,後李時珍《本草綱目》明确其藥用分類。


紅豆蔻既是植物名,也是中藥材,兼具生态與藥用雙重屬性,常用于中醫治療脾胃虛寒、濕滞等症。

别人正在浏覽...

敗絮牓阙伴食中書爆眼掤扒吊拷賓禦撥發涔水策使倡國斥鷃楚謡淙琤吊災遞詩筒分赴風雨表概要绠短汲深規爲合角鴻斷魚沉化迹華山畿回二惠聲唧溜進邁矜能軍容使劇裝科兩面印了不得曆經陵亂龍額侯明夷磨攪訛繃齧臂之好髼鬃僻側切須齊虜糗芳取勝三宿戀時期束發封帛私回貪猥特當騰騰甜瓜王翦置田彎管宛然銷患邪不幹正喜眉笑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