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vigorous]∶形容筆力雄健
行筆勁峻,峭拔而秀,絢麗而雅。——夏文彥《圖繪寶鑒》
好峭拔的隸書
(2) [high and steep]∶挺拔,山高而陡,險峭
峭拔的山峰
(1).高而陡。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四:“ 滎陽縣 南百餘裡,有 蘭巖山 ,峭拔千丈。”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志一》:“餘觀 雁蕩 諸峰,皆峭拔嶮怪,上聳千尺。”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自 清韻軒 後,梁空蹬險,山徑峭拔,遊人有攀躋偃僂之難。” 李瑛 《高山哨所》詩:“在那峭拔的山頂,雄峙着我們戰士的哨棚。”
(2).挺拔。 唐 裴說 《春日山中行》詩:“數竿蒼翠拟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3).高超不凡。 後蜀 歐陽炯 《貫休應夢羅漢畫歌》:“西嶽高僧名 貫休 ,孤情峭拔淩清秋。” 金 元好問 《劉西嵓汲》:“ 黃魯直 天資峭拔,擺出翰墨畦逕。”
(4).形容字體或筆墨雄健挺秀。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一:“ 王荊公 書,清勁峭拔,飄飄不凡,世謂之橫風疾雨。”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侯翌》:“落筆清駃,行筆勁峻,峭拔而秀,絢麗而雅。” 清 魏源 《武林紀遊》詩之二:“湖山歌舞國,兒女英雄福。宜乎 林逋 詩,峭拔苦不足。”
“峭拔”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指山勢高峻陡峭。例如“峭拔的山峰”,多用于描寫險峻的自然地貌,如晉代幹寶《搜神記》中提到的山勢描寫。
形容書法、繪畫或文筆的雄健剛勁。例如:
在部分文學作品中,引申為形容人性情清高孤傲、超凡脫俗。例如:
如需更具體的文獻例句或擴展解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相關注解。
峭拔(qiào bá)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山勢陡峭高聳,形态秀麗而突出。它常用來形容山峰、懸崖等地形的險峻和高聳。
峭拔的部首是山(山字旁),峭的筆畫數為十一畫,拔的筆畫數為六畫。
峭拔這個詞的源自于古代的漢字進化演變,它屬于現代漢字。在繁體字中,峭寫作「嶠」,而拔沒有繁體字。
古時候,峭的寫法與如今的寫法非常相似,隻是少了一個點,形似「山+喬」;拔的古代寫法則是與現代寫法一緻。
1. 這座山峰峭拔挺立,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
2. 懸崖峭壁的峭拔讓人望而生畏。
1. 峰巒:指連綿起伏的山峰。
2. 雄偉:形容山勢宏偉而壯觀。
3. 陡峭:形容山坡或懸崖非常陡直。
平緩、平坦、平坡
這就是關于“峭拔”的500字左右的文章,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