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平定而根除之。《三國志·蜀志·蔣琬傳》:“今 魏 跨帶九州,根蔕滋蔓,平除未易。”
(2).拜官授職。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南陽五世公》:“夫孝廉平除則有社稷民人。” 唐 窦常 《酬舍弟牟秋日洛陽官舍寄懷十韻》:“正郎曾首拜,亞尹未平除。”
“平除”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píng chú,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平定而根除之
指徹底消除或清除障礙、動亂等,使事物恢複平衡或穩定狀态。例如《三國志·蜀志·蔣琬傳》中提到“平除未易”,即強調徹底根除問題的難度。
拜官授職
古代指授予官職或職位,如漢代應劭《風俗通》中“孝廉平除則有社稷民人”,意為通過選拔人才來治理國家。
該詞在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成語中。其核心語義圍繞“徹底解決”和“人事任命”展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平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消除、除去,指将某種不好的情況、問題或障礙徹底清除,使得恢複正常或達到理想的狀态。
平除的部首是"廠",筆畫數為8。
平除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發展時期,其形狀上是由"平"字和"去"字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平除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漢字中,平除的寫法略有不同。平字以直線代替了現代中間的橫撇,而除字則用分離的兩個部分組成,上部表示手持蔫掃的動作,下部表示清除的物體。
例句:我們要平除一切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
組詞:除病、清除、消除、除夕、削除。
除去、清除、消除、掃除。
增添、添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