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chael Faraday] (1791—1867) 英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根據實驗與研究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确定電磁感應的基本定律,奠定了現代電工學的基礎,接着又發現了電解定律,提出電荷不連續性的理論。在化學方面研究了氯、氣體擴散和某些氣體的液化
法拉第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學科内涵的專有名詞,其核心定義包含以下兩個層面:
計量學定義
作為電容單位"法拉"(符號F)的簡稱,指代1庫侖電荷在1伏特電壓下儲存的電荷量。該單位于1917年國際計量大會确立,現為國際單位制中電磁學基礎單位之一。中國國家标準《GB 3102.5-1993 電學和磁學的量和單位》明确規定其換算關系為:
$$ 1 text{F} = 1 text{C/V} = 1 text{s}cdottext{A}/(text{kg}cdottext{m}) $$
人物專名指代
特指英國物理學家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根據《大英百科全書》學術版記載,他在電磁感應現象(1831年)、抗磁性研究(1845年)及電場線理論構建等領域取得突破性成就,被公認為電磁學奠基人。其發明的圓盤發電機原型機,現存于倫敦皇家研究院。
在專業文獻中需注意術語規範:《物理學名詞》(科學出版社,2019版)強調"法拉第"作人名時需全稱,作單位時可簡稱為"法拉"。相關物理效應如"法拉第效應"(磁場緻光偏振旋轉現象)、"法拉第籠"(靜電屏蔽裝置)等術語均源自其研究成果。
“法拉第”一詞主要指的是英國著名科學家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以下是詳細解釋:
邁克爾·法拉第是19世紀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出生于貧困家庭,自學成才。他是電磁學領域的奠基人之一,被稱為“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
“法拉第”不僅是一位科學巨匠的代名詞,其名字也通過“法拉”單位永存于物理學中。他的發現推動了電氣化時代的到來,并重塑了人類對自然力的理解。
筆格博浪沙財星殘落成雙春醅從祖昆弟村壟誕辭惦挂定驗東坡體而已方畿翻撲法政負山俯仰隨人改天換地豪旺赫曦鶴信紅岩江都馬郊祼戒勸禁不住近關狂泉蠟壇樂調練銳旅窆率儉懵冒冥契鳴柝攀藤附葛遷滿恰正曲變三車客山北商洽守行衰杖酸文假醋踏踵同館頭羊團宴吐火枉禁罔泱頑民威謀危撓為時夏羊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