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曾祖的兄弟。《儀禮·喪服》:“﹝小功﹞從祖昆弟。” 鄭玄 注:“父之從父昆弟之子。” 漢 賈誼 《新書·六術》:“從父昆弟又有子,子從祖而昆弟,故為從祖昆弟。”
“從祖昆弟”是漢語中的一個古代親屬稱謂,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指同曾祖的兄弟,即兩人擁有共同的曾祖父,但祖父不同(屬于堂兄弟關系)。例如,父親堂兄弟的兒子即為從祖昆弟。
血緣關系
屬于四代旁系血親,具體指父親從父昆弟(即父親的堂兄弟)所生的兒子。這一稱謂在《儀禮·喪服》和賈誼《新書·六術》中均有記載,鄭玄注《儀禮》時也明确解釋為“父之從父昆弟之子”。
文化内涵
該詞不僅描述血緣關系,還強調家族成員間的情感紐帶,體現傳統家庭觀念中“親緣深厚、相互扶持”的價值觀。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親屬制度,可參考《儀禮》《新書》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從祖昆弟》是一個成語,表示親戚關系中的堂兄弟。
《從祖昆弟》由四個字組成,其中的部首分别是從(從字旁)、祖(示字旁)、昆(日字旁)和弟(弓字旁)。整個成語共計13個筆畫。
《從祖昆弟》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儒家經典《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有道則昆仲盡,有節則孝弟盡。”這句話意味着,一個君子如果具備了道德的修養,那麼他的兄弟之間的感情會非常深厚,互相之間會盡心盡力,相互尊重,服從長輩,表現出無私的孝順和尊敬。
《從祖昆弟》的繁體字為「從祖昆弟」。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從祖昆弟》中的字可能以不同的形态出現。不過,無論字形如何,其意思和拼音發音保持不變。
他們是從祖昆弟,所以彼此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
祖父、昆仲、弟兄、兄弟
堂兄弟、合影
非親兄弟、異姓堂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