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奪柄的意思、奪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奪柄的解釋

失去權力。《管子·任法》:“藉人以其所操,命曰奪柄;藉人以其所處,命曰失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奪柄(duó bǐ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層含義的詞彙,其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一、動詞用法:奪取權柄

指通過強力手段奪取政權或控制權,核心含義為“争奪統治地位”。該釋義源于古代政治鬥争場景,強調以非正常手段取得支配性權力。

古籍例證:

《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楚子圍鄭”時提及權力更疊現象,雖未直用“奪柄”一詞,但生動呈現了春秋時期諸侯争權奪柄的曆史背景(參考《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

二、名詞用法:器物柄部脫落

指器具的手持部分因損壞、老化而與主體分離,屬器物學術語。此義項凸顯“柄”作為功能部件的物理屬性。

工具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第3卷第237頁明确收錄此義項:“奪,失也;柄,器之執處。謂器失其柄。”


古今用法對比

義項 古代主流用法 當代使用場景
奪取權柄 政治文獻、史書高頻出現 僅存于曆史研究、文言作品
器物柄脫落 工匠行業術語 方言或特定行業仍有保留

當代使用提示

現代漢語中,“奪柄”的動詞義已基本被“奪權”“篡權”替代;名詞義則多見于傳統手工藝記述或方言調查。需注意避免與“失柄”(完全喪失權柄)混淆——後者強調權力被動丢失,而“奪柄”側重主動争奪行為。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縮印本).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
  2.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 北京:中華書局,2009.

網絡擴展解釋

“奪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失去權力或權柄,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用法

3.相關概念

4.現代適用性

如需更全面的近義詞、反義詞或例句,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管子》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艾焙敗化傷風白骐百增半瓶醋包韫參駁柴桌崇絶出頂醇慤啐飲的脰烏氐州第一抖然笃劇敦如督學鋒綫傅别更授恭承鈎舌詭滑貴陽衮裳黃琮黃雉毀薄件數椒奠戛敔傑操金螭警笛九緎具足利勝龍旌棉絮明目排水量鵬變諐儀青丘繳如膠似漆石揮斯翚貪忌鐵路妥妥晚代網城唯我論倭堕髻五衰相分協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