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貴陽的意思、貴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貴陽的解釋

[Guiyang] 貴州省會 ,位于貴州中部,面積1986平方公裡,人口132萬。處于黔貴、貴昆、湘黔、川黔鐵路交彙點,是貴州省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貴陽是中國貴州省省會城市,得名源于其地理位置與曆史淵源。據《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二十三記載,“貴陽”一名始于明代隆慶三年(1569年),因城址位于貴山之南,取“山南為陽”的方位命名,故稱“貴陽”。貴山即今貴陽市雲岩區黔靈山南麓的關刀岩,屬苗嶺山脈支系。

從地理特征看,貴陽地處雲貴高原東側丘陵盆地,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因“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被譽為“中國避暑之都”。《貴陽市志·地理篇》明确其坐标為東經106°07′—107°17′,北緯26°11′—26°55′,境内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擁有黔靈山、天河潭等自然景觀。

曆史上,貴陽自元代設順元城,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成為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駐地,清代至民國均為貴州政治中心。《明史·地理志》載其“西通滇蜀,東連荊楚”,作為西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現存甲秀樓、文昌閣等明清古建築群印證了其軍事要塞與文化重鎮的地位。

現代貴陽定位為國家級大數據産業發展集聚區,2023年國務院批複的《貴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提出建設“中國數谷”,依托貴安新區打造數字經濟創新核心區,同時保留苗族、布依族等18個世居民族的多彩文化傳統,形成“生态+科技+民族”三位一體的城市特色。

網絡擴展解釋

貴陽作為詞語的解釋可以從以下兩個層面理解:

一、城市名稱的由來與含義

  1. 地理命名依據
    貴陽得名于“貴山之陽”(即貴山南面)。古代地名常以山水方位命名,如洛陽(洛水之北)、江陰(長江之南)。貴山是貴陽城區北部的地理标志,因此得名“貴陽”。這一說法在曆史文獻中被廣泛認可。

  2. 曆史演變
    元明時期貴陽被稱為“貴州”,直到明隆慶三年(1569年)正式更名貴陽。清朝設貴陽府,後逐漸成為貴州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二、其他可能的含義

  1. 古代文學中的象征意義
    部分典籍(如《左傳》)提到“貴陽”用于形容品德高尚、光明磊落的人物特質,但此用法非現代主流含義,更多屬于文學象征。

三、現代貴陽的基本信息


若需深入了解曆史細節或城市發展,可參考地方志或政府官網。

别人正在浏覽...

白駱半紀暴跳如雷不吝珠玉怅望鏟薙癡絕侈麗稻畦倒寘大投大宛馬點唱貂蟬冠抵蟲鼎郊觀風移俗易豐赀隔厭鈎膺镂钖挂職衡鹿花費胡桃角樓窘懾羁情九烏谲狯具題老年冷餐栗溫律行馬拐猛急命根閩隸捏怪拗律配隸貧閑祈籤棄親秋根勸酒胡泉曲遶膝三真沈累疏頭俗談騰霄調三惑四危行無庸置辯項縮小業寫念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