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衮衣繡裳 ”。
“衮裳”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本義:古代帝王與上公的禮服
衮裳原指帝王、三公等貴族在祭祀或重大典禮時穿着的禮服,由“衮衣”(繡有卷龍的上衣)和“繡裳”(飾有紋樣的下裳)組成。這一服飾象征身份與權力,最早見于《詩經·豳風·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繡裳。”
2. 引申義:借指顯赫的官位或權貴
因衮裳為高等級服飾,後世常以“衮裳”代指身居高位者。例如宋代沈作喆《寓簡》提到“衮衣繡裳,世俗以為榮”,王安石詩中亦用“衮繡三朝”形容位極人臣的顯赫。
補充說明
需注意,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日常使用較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