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寄付的意思、寄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寄付的解釋

委托;托付。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 始皇 聽 李斯 之偏説而絀其義,至身死之日,無所寄付;委天下之重於凡夫之手,託廢立之命於姦臣之口,至令 趙高 之誅鋤宗室。”《優婆塞戒經》卷三:“善男子,財物不應寄付四處:一者老人;二者遠處;三者惡人;四者大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寄付”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使用場景區分:

一、古典文獻中的含義(委托、托付)

  1. 基本解釋
    指将事物或責任委托給他人,強調信任關系。該詞源自三國時期曹冏的《六代論》,原文提到秦始皇未妥善“寄付”天下重任,導緻權力落入奸臣之手。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籍或文學表達,如《優婆塞戒經》中提及財物不宜隨意“寄付”給遠方或老人。現代例句如“靈族長老将希望寄付于少年體内”。

二、現代快遞術語(寄件方支付運費)

  1. 定義與對比
    快遞費用由寄件人承擔,與“到付”(收件人付費)相對。普通快遞到付費用通常比寄付高50%-100%,但順豐快遞兩者價格一緻。
  2. 應用場景
    適用于寄件人需預先支付運費的場景,如企業寄送合同、個人寄遞禮品等,可避免收件人拒收風險。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詞義:古典用法體現委托關系,現代用法聚焦物流支付方式。若涉及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優先參考委托含義;日常快遞場景則指向運費支付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寄付

寄付(jì f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宀”和“付”。它是一個動詞,表示将物品或款項寄送給他人或機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寄:由部首“宀”和三個筆畫組成。

付:由部首“亻(人)”和五個筆畫組成。

來源:

“寄付”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鶴鳴》一詩中,作為送禮品的一種方式。

繁體:

“寄付”的繁體字形為“寄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故有些許差異。“寄付”在古代的寫法通常為“寄與”,前者寫法雖有所不同,但詞義相同。

例句:

1. 我會盡快寄付給你所需要的文件。

2. 請你寄付300元到我指定的地址。

組詞:

寄信、寄包裹、寄快遞、付款、付賬、付出

近義詞:

寄送、郵寄、發送、交付

反義詞:

收取、接收、索取、欠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