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禘郊的意思、禘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禘郊的解釋

天子祭祀始祖和天神的大典。《國語·魯語下》:“﹝天子﹞日入監九禦,使潔奉禘郊之粢盛。”《周禮·天官·内宰》“上春。詔王後帥六宮之人而生穜稑之種,而獻于王” 漢 鄭玄 注:“且以佐王耕事供禘郊也。” 賈公彥 疏:“禘謂祭廟,郊謂祀天,舉尊言之。其實山川社稷等皆用之也。”《舊唐書·儒學傳下·祝欽明》:“禘郊之事,天子親射其牲,王後親舂其粢。” 章炳麟 《國故論衡·明解故下》:“禘者,大祭也。《春秋外傳》數以禘郊并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禘郊”是古代中國禮儀制度中的重要祭祀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指古代帝王或諸侯在始祖廟中舉行的盛大祭祖儀式。根據祭祀對象不同分為三類:

    • 大禘:祭天典禮(郊祭);
    • 殷禘:宗廟五年一次的大祭;
    • 時禘:夏季進行的宗廟四時祭之一。
      另有“禘者,谛也”之說,強調對祖先功德的細緻考察(《說苑》)。

  2. 原指國都外的區域(如近郊、遠郊),後特指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的禮儀場所。

二、複合詞“禘郊”的涵義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國語》等典籍原文或權威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禘郊(di4 jiao1)是古代中國的一種祭祀儀式。禘字由“礻”和“邑”兩個部首組成,表示在邑(城市)中舉行的祭祀。郊字由“⻏”和“交”兩個部首組成,表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舉行的祭祀。禘郊祭祀是古代中國皇帝為祈求國家安康而舉行的重要典禮。 禘郊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已有悠久的曆史。在繁體中文中,禘郊的書寫與簡體中文相同。禘郊的字形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皇帝每年都要親自主持禘郊大典。 2. 禘郊儀式在清晨正式開始。 禘郊沒有近義詞和反義詞,因為它是一個特定的祭祀儀式名稱,沒有其他類似義項。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