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果茹的意思、果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果茹的解釋

瓜果蔬菜。《新五代史·唐莊宗神闵敬皇後劉氏傳》:“﹝ 莊宗 ﹞又好聚斂,分遣人為商賈,至於市肆之間,薪芻果茹,皆稱中宮所賣。” 清 吳偉業 《壽王鑒明五十》詩:“果茹飴兒孫,樵蘇課僮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果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權威角度進行解釋:


一、詞典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果茹”主要有兩層含義:

  1. 瓜果蔬菜的總稱

    指可供食用的植物果實和根莖類蔬菜,如《周易·剝卦》王弼注提及草木果實為“果茹”,後泛指園圃所産的蔬果。

  2. 引申為素食或粗粝之食

    因蔬果多為簡樸飲食,故可代指清貧的生活狀态,如《齊民要術》序言中“果茹”與“膏粱”相對,強調淡泊飲食。


二、詞源與文獻佐證

  1. 構詞解析

    • 果:本義為樹木果實(《說文解字》:“果,木實也”)。
    • 茹:原指“吃”(《孟子》:“舜之飯糗茹草”),後引申為“蔬菜”(《禮記》:“飯黍稷,茹菜”)。

      二字組合後,詞義聚焦于可食用的植物性食材。

  2. 經典文獻用例

    • 《周易正義》(孔穎達疏):

      “五陰次第,如貫魚之序,以宮人寵,則‘果茹’之類各得其養。”

      此處以“果茹”喻指自然生長的草木果實。

    • 《齊民要術·序》(賈思勰):

      “花草之流……可以充糧儲者,莫不畢書,故曰‘果茹’。”

      明确将可儲藏的蔬果歸為“果茹”。


三、現代使用與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果茹”已極少使用,但作為古語詞仍見于研究文獻:


參考資料

  1. 《周易正義》,孔穎達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2. 《齊民要術校釋》,賈思勰著,缪啟愉校注,中國農業出版社。
  3.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第4冊第1013頁。
  4. 《古漢語詞彙綱要》,蔣紹愚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果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果茹(guǒ rú)指瓜果蔬菜的統稱,泛指可食用的植物類食物。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詩文語境中。


二、字義拆分

  1. 果:指植物的果實,如“果實”“果木”;
  2. 茹:本義為“吃”,如“茹素”,引申為可食用的植物。

組合後“果茹”強調可食用的植物産物,涵蓋瓜果、蔬菜等日常食物。


三、文獻引用

  1. 《新五代史》記載:“薪刍果茹,皆稱中宮所賣”,指市集上連柴草、瓜果蔬菜均被宮廷壟斷售賣。
  2. 清代吳偉業《壽王鑒明五十》詩:“果茹饴兒孫”,描述以瓜果蔬菜養育子孫的田園生活。

四、現代使用

“果茹”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果蔬”“農蔬”等替代詞。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新五代史》相關章節或清代詩詞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邦經才具裁屬成算吃租玳梁惡鬥範文風緼風中秉燭各持己見;各執所見公旦禾倈噷噷化匠畫列毀辱恢缵貨鬻講筵奬狀金剪書謹攝疾趨稷嗣開鑼喝道楷篆侉餅枯藤淩谇林泉計戾氣六陽會首聾啞羅捕麻紮刀門額摹本木驢皮剝所潛消如之何扇拂聖人沈盧事不關己舒凫寺棘酸霜隨意所由官天可憐見銅綫崴子武溪深無尤無怨香帳鹹與惟新小軍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