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普天的意思、普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普天的解釋

(1).整個天空。 漢 揚雄 《長楊賦》:“普天所覆,莫不沾濡。”

(2).遍天下。亦指遍天下的人。《三國志·吳志·胡綜傳》:“上定洪業,使普天一統。”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二·孔廟廢塑像》:“至 嘉靖 初, 永嘉 用事,而普天塑像被毀矣!” 魯迅 《而已集·答有恒先生》:“他不但不被普天同憤,且可以大呼‘打倒……嚴辦’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普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整個天空
    源自漢代揚雄《長楊賦》:“普天所覆,莫不沾濡”,形容覆蓋整個天空的廣闊景象。

  2. 遍及天下
    指事物或現象廣泛存在于天下,如《三國志》中“普天一統”即強調統一天下的概念。現代用法中也可引申為“全人類”或“所有人”,例如“普天同慶”。


二、使用場景


三、常見搭配與示例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擴展說明

“普天”在古漢語中更偏向字面意義(如覆蓋天空或地域),而現代用法常帶有比喻色彩,強調廣泛性。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可參考《長楊賦》《三國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普天(pǔ tiān)

普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普”是一個形聲字,拆分的部首是日字旁,也可以當作獨立的字使用,表示普遍、全面的意思;“天”是一個獨立的字,表示天空、宇宙的意思。

拆分部首:

“普”由立刀旁和日字旁組成,立刀旁是“立”,表示直立;日字旁是“日”,表示太陽。

“天”是由一畫形的字,表示天空,也可指天理、天道。

來源:

普天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漢語,早期用來形容天下、宇宙。後來,逐漸用來表示普遍、全面的含義,形容事物普遍存在,無所不包。

繁體:

在繁體字中,“普天”被寫成「普天」,字形沒有太大變化,隻是結構稍微有些調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普天的寫法與現代類似,使用的字形和簡體字相似。

例句:

1.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天下所有的地方都屬于王的土地。)

2. 普天同慶,共享歡樂。(意思:全天下都慶祝,共享快樂。)

組詞:

1. 普遍:廣泛存在于各個方面。

2. 普及:廣泛傳播,普遍推廣。

3. 普通:普遍存在,常見的。

近義詞:

1. 全天:整個一天的時間。

2. 遍地:到處,無處不有。

3. 普遍:廣泛,普及。

反義詞:

1. 個别:個人或少數人,不普遍。

2. 特殊:特别的,與普遍情況不同的。

3. 少數:較小的數量或比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