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桐葉封弟故事。 唐 張說 《奉和聖制暇日與兄弟同遊興慶宮作應制》:“《棣華》歌尚在,桐葉戲仍傳。”參見“ 桐葉封弟 ”。
“桐葉戲”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其核心含義與“桐葉封弟”的故事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桐葉戲”字面指周成王用梧桐葉作信物戲封弟弟叔虞的行為,後引申為帝王言行需謹慎、不可輕率,或代指君主隨意分封的典故。
二、典故來源
據《呂氏春秋·重言》記載:
周成王與弟弟叔虞玩耍時,将一片梧桐葉剪成玉圭形狀,戲言“以此封你”。叔虞告知周公後,周公以“天子無戲言”勸谏成王,最終成王正式封叔虞于晉(今山西一帶)。
三、引申含義
四、文學應用
該典故在詩詞、散文中頻繁出現,成為“言出必行”或“帝王權術”的典型意象,例如《史記·晉世家》也引用了這一故事。
提示:若需了解更完整的文獻記載,可查閱《呂氏春秋》原文或相關史學注解。
《桐葉戲》是一個中文詞語,它指的是一種傳統的戲曲表演形式。在這種表演中,演員會用桐葉作為道具,通過扇動桐葉來表達情感、描繪角色形象等。這種表演形式在古代常見于戲曲演出中。
根據《康熙字典》,《桐葉戲》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屬于木字旁部首。同時,它的拼音“tóng yè xì”共有10個筆畫。
據研究,桐葉戲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戲曲表演中。桐葉被用作道具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桐樹葉形狀扁薄,又具有一定的韌性,非常適合作為道具來表現各種動作和情感。
在繁體中文中,“桐葉戲”可寫作“桐葉戲”。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時的漢字寫法中,“桐”字寫作“欥從口彳”、“葉”字可以寫作“衛彳乙”。所以,《桐葉戲》在古代寫法中可能是“欥從口彳 衛彳乙 戲”。
1. 桐葉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 他以精湛的桐葉戲技藝赢得了觀衆的喝彩。
1. 戲曲:指中國傳統的戲劇表演形式。
2. 桐葉:指桐樹的葉子,常用作道具在表演中扇動。
1. 扇子舞:一種舞蹈形式,在表演中舞者使用扇子來表達情感。
2. 皮影戲:一種中國傳統戲劇形式,演員利用燈光透過刻成人形的獸皮或紙影來表演。
1. 話劇:一種以對話和動作為主的現代戲劇形式。
2. 彩排:指戲劇演出前的排練,與真實的演出相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