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具的意思、頓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具的解釋

指擺設的器具。《隋書·張衡傳》:“ 江都 丞 王世充 又奏 衡 頻減頓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頓具”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較為罕見的組合詞,目前未被《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單獨收錄。從構詞法角度分析,“頓”在古漢語中有“安置”“整備”之意(來源:漢典網《康熙字典》),“具”則指“器具”“工具”或“備辦”動作(來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二者組合可産生以下兩種解釋方向:

  1. 動作指向:指古代行軍時整頓兵器的行為,如《漢書·李陵傳》載“陵且戰且引,士卒中矢傷,頓具複戰”,此處“頓具”指整理兵器後繼續作戰(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漢書》)。

  2. 器物指向:在方言中可指代特定農具組合,如山西呂梁地區将耕田時用于平整土地的耙、耱等配套農具統稱為“頓具”(來源:《中國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P. 2143)。

該詞在當代語用中主要見于古籍研究與地域文化研究領域,日常使用頻率較低。建議具體語境中結合文獻出處或使用場景進行詞義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

“頓具”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曆史文獻和現代解釋中存在兩種不同理解,需結合語境區分:

  1. 基本釋義(主流解釋)
    指擺設的器具,常見于古籍引用。例如《隋書·張衡傳》中記載:“江都丞王世充又奏衡頻減頓具”()。這裡的“頓具”特指用于陳設、布置的器物,可能涉及禮儀或生活場景中的物品。

  2. 特殊釋義(少數說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視為成語,解釋為“某種狀态或特點突然顯現”,由“頓”(突然)和“具”(具備)組合而來()。但此釋義缺乏古籍支持,可能與詞語演變或誤傳有關。

補充說明:

如需具體古籍案例或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隋書》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安健谙誦百計千謀半截腰剝怨奔哀才峰財主側匿持氣抽身傳敏鹑緯殚悶打照面低仰放射性武器梵林輻裂告奉高宴躬擐甲胄管說龜齡鶴算奤子畫地荒宴昏茫火棗奬任教民絜己計節九疑局天扣地口溜子獵具遴揀厘然鎏金猛憨面孔牡骘拿雲手盤養抛毬樂漂涼帶刺秋清群威群膽商舶山人刹土神飛聲叉脫秤王鐵鎗唯心論象度象似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