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威群膽的意思、群威群膽的詳細解釋
群威群膽的解釋
形容大家團結一緻英勇戰鬥時表現出來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詞語分解
- 群的解釋 群 ú 相聚成夥的,聚集在一起的:群島。群山。群書。群芳。群居。群落(?)。群集。群雕。群蟻附膻(許多螞蟻附着在有膻味的東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趨炎附勢,追逐私利)。 衆人:群衆。群情。群雄。群策群力。
- 膽的解釋 膽 (膽) ǎ 人或某些動物體内器官之一,在肝髒右葉的下部:膽囊。苦膽。膽固醇。肝膽相照(指對人忠誠,以真心相見)。 不怕兇暴和危險的精神、勇氣:膽量。膽氣。壯膽。膽魄。膽大妄為(唅 )。 裝在器物内
網絡擴展解釋
“群威群膽”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集體團結時展現出的強大威力和共同勇氣。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釋義
- 拼音:qún wēi qún dǎn
- 字面分解:
- 群:衆人、集體。
- 威:力量、威勢。
- 膽:膽識、勇氣。
- 整體含義:形容衆人團結一緻時,既能凝聚集體的力量(威),又能激發共同的勇氣(膽)。
2. 用法與語境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通常作謂語,含褒義。
- 適用場景:
- 描述團隊協作克服困難的情景(如“大家群威群膽,完成了艱巨任務”)。
- 強調集體戰鬥或奮鬥中展現的精神(如軍隊、運動隊等)。
- 近義詞:同仇敵忾、萬衆一心、衆志成城。
- 反義詞:孤軍奮戰、一盤散沙。
3. 出處與演變
- 現代出處:毛澤東在《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中首次明确使用,用于形容解放軍通過團結協作展現的戰鬥力。
- 文化溯源:其思想可追溯至《詩經·秦風·無衣》中“與子同仇”的集體意識,後逐漸演化為強調群體力量與勇氣的表達。
4. 示例與延伸
- 例句:
- “面對自然災害,救援隊群威群膽,迅速展開救援。”
- “企業員工群威群膽,攻克了技術難題。”
- 延伸意義:不僅適用于戰鬥場景,也可用于商業、科研等領域,強調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5. 權威補充
- 詞典定義:漢典等權威工具書将其解釋為“集中群衆的威力和膽識”,強調集體屬性。
- 常見誤用:需注意其褒義色彩,不適用于描述負面群體行為(如暴力事件)。
如需更完整的背景信息,可參考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群威群膽
《群威群膽》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許多人發出的聲勢和勇氣。群指許多,威指威嚴的氣勢,膽指勇氣。表示一個集體或群體的威嚴和勇氣。
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群(羊字旁,共6畫)、威(女字旁,共9畫)、膽(肉字旁,共10畫)。拆分後的部首和筆畫有助于我們理解漢字的構造和意義。
《群威群膽》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昭公十一年》記載的一個故事。當時春秋時期的晉國君主想要攻打著名的齊國,但面對齊國的強大實力和勇士如雲的軍隊,晉國的君主感到害怕和無法應對。于是,他聚集了晉國的賢士和勇士,大家齊聲呐喊,表現出強烈的團結和勇氣,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而這個故事就是《群威群膽》成語的來源。
該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羣威羣膽」。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群威群膽》這個成語的古代寫法中,「羣」字的左上角有一個「巛」字旁,「威」字的右邊有一個「攵」字旁,「膽」字的左右有一個「⺼」字旁。這些古代寫法顯示了漢字演變的曆史和變遷。
以下是一個例句,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群威群膽》這個成語:
面對敵人的進攻,我們要團結起來,發揮群威群膽的精神,勇敢地面對挑戰,取得最終的勝利。
相關的組詞包括:群雄、威武、膽量等。
近義詞有:群策群力、人多勢衆、浩浩蕩蕩。
反義詞有:個人英勇、孤軍奮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