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絜己的意思、絜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絜己的解釋

修潔自身。《漢書·平帝紀》:“夫赦令者,将與天下更始,誠欲令百姓改行絜己,全其性命也。”《後漢書·張奂傳》:“前有八都尉率好財貨,為所患苦,及 奂 正身絜己,感化大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絜己”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色彩的詞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絜己”由“絜”與“己”組合而成。“絜”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麻一耑也”,本指整理麻線,後引申為“修整、約束”;“己”即自身。因此“絜己”意為“自我約束、修整品行”,強調個體對自身道德行為的規範。現代多用于形容人嚴于律己,如“絜己奉公”。

二、語源分析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典籍。《禮記·大學》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修身”概念,與“絜己”内涵相通。東漢王充《論衡》中“絜己而靜,無妄動也”的表述,進一步印證其古典用法。

三、用法與近義詞對比

“絜己”屬書面語,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論述。與近義詞“克己”相比,“絜己”更側重行為的主動修整過程,而“克己”偏向對欲望的抑制,如《論語》“克己複禮為仁”。二者均體現儒家文化中的自律精神。

網絡擴展解釋

“絜己”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é jǐ,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修潔自身、自我約束,強調通過内在修養保持言行謹慎、不妄自尊大。核心在于謙遜與自律,體現為對道德品質的追求。

二、詳細解釋

  1. 修身層面
    源自古代文獻,如《漢書·平帝紀》提到“改行絜己”,指通過修正行為達到自我完善。
    另《後漢書》記載張奂“正身絜己”,說明其與廉潔正直的關聯。
  2. 道德内涵
    “絜”通“潔”,含清潔、清白之意,引申為廉潔自律。例如“絜廉”“絜白”均指向高尚情操。
  3. 行為規範
    包含端正言行、約束欲望,如“絜行”“絜身”等用法,強調内外一緻的修養。

三、使用場景

四、延伸說明

“絜”字另有讀音xié,表“衡量”或“束縛”,但“絜己”中取jié 音,側重道德意涵。而“己”指代自身,強調反求諸己的自覺性。

“絜己”融合了修身、廉潔與自律,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道德準則。

别人正在浏覽...

白疊巾抱持卑靡鄙長患詫事癡箭儲蓄銀行錯亂大料谠言兒女态方目紗蕃蕪佛郎機浮桑公旬冠雀國将不國恒資呵擁僭君焦釜結聚雞毛撢子淨重九股索居鄰鞠杖考駁闚問闌入老面盲腸彌兵謀望木局排困剽綴潛能妾禦起稼杞筍融畼傷疻删汰失度收恩瘦怯送卷頭太無天放天下士桐布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瞎吧吧仙梵獻飨小雞子嘯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