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人的意思、山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人的解釋

(1) [hermit]∶指隱士

山人墨客

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唐· 王勃《贈李十四》

(2) [fortune-teller]∶舊稱以卜卦、算命為職業的人;方士

也不索喚師婆擂鼓邀神,請山人占卦揲蓍。——元· 羅國賓《羅李郎》

詳細解釋

(1).即山虞。古代掌管山林的官。《左傳·昭公四年》:“自命夫命婦至於老疾,無不受冰。山人取之,縣人傳之,輿人納之,隸人藏之。” 杜預 注:“山人,虞官也。”

(2).住在山區的人。《管子·輕重己》:“趣山人斷伐,具械器……三月之後,皆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荀子·王制》:“故澤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魚。”

(3).隱居在山中的士人。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猿驚。” 唐 王勃 《贈李十四》詩之一:“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 元 薩都剌 《題劉渙中司空山隱居圖》詩:“放光峯下結茅廬,光照山人夜讀書。” 明 黃溥 《閑中今古錄》:“ 丹山 之南有白石,山人隱遁松林間。”

(4).指仙家、道士之流。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虛詞》詩之五:“移黎付苑吏,種杏乞山人。” 倪璠 注引《述異記》:“杏園在南海洲中,多杏,海上人雲仙人種杏處。” 宋 蘇轼 《於潛令刁同年野翁亭》詩:“山人醉後鐵冠落,溪女笑時銀櫛低。”自注:“ 天目山 唐 道士 常冠鐵冠。” 金 元好問 《李道人崧陽歸隱篇》詩:“可笑 李山人 ,嗜好世所稀。”

(5).卜卦、算命等江湖術士的統稱。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一:“予去國二十七年復來,自 周丞相 子 充 一人外,皆無復舊人,雖吏胥亦無矣,惟賣蔔 洞微山人 亡恙,亦不甚老,話舊愴然。” 元 黃溍 《贈談星者》詩:“山人久客江湖間,水風瀟瀟月滿船,相逢問我所生年,忽然袖出天星盤。” 清 李漁 《風筝誤·媒争》:“誰信做媒須學做山人,書引大膽來説狀元親。”

(6).古代學者士人的雅號。 金 元好問 《雪後招鄰舍王贊子襄飲》詩:“ 遺山山人 伎倆拙,食貧口衆留他鄉。”《明史·戴良傳》:“ 良 世居 金華 九靈山 下,自號 九靈山人 。”如: 清 王士禛 自號 漁洋山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山人,漢語複合詞,由“山”與“人”組合而成,在曆史演變中形成三層核心含義:

一、山居隱逸之士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隱居山林的人”,最早見于《莊子·逍遙遊》記載的“堯讓天下于許由”,許由拒絕後自稱“予無所用天下為”,成為早期隱士形象代表。唐代白居易《題玉泉寺》詩句“湛湛玉泉色,悠悠浮雲身”即以山人自喻超脫心境。

二、方術職業群體 明代《萬曆野獲編》載“山人墨客,星相醫蔔之流”特指從事風水堪輿、占卜擇日的術士群體。清代趙翼《陔餘叢考》考證此類職業者在唐宋時期已形成特定社會階層,多依附于官宦之家。

三、地域文化符號 《中國民俗大觀》收錄四川方言中“山人”指代世代居住深山的農戶,體現山地居民質樸特質。雲南少數民族口述史中,“老山人”稱謂承載着對先祖開辟山林功績的集體記憶。

網絡擴展解釋

"山人"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山野居民
    指生活在山區的人,如《荀子·王制》記載"澤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魚",體現與自然共生的生存狀态。

  2. 隱士代稱
    源自南朝孔稚珪《北山移文》"山人去兮曉猿驚",特指遠離塵嚣、隱居山林的文人雅士。唐代王勃詩句"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正是此意。

二、曆史演變

  1. 古代官職
    《左傳·昭公四年》記載西周設"山人"官職,負責山林資源管理,這是該詞最早的官方用法。

  2. 特殊職業群體
    元代雜劇《羅李郎》提及"請山人占卦揲蓍",指以卜卦、風水為業的方士群體。明代後部分假隱士借"山人"之名攀附權貴,使該詞漸生貶義。

三、文化引用

  1. 文學意象
    成語"山人自有妙計"出自《三國演義》,諸葛亮自稱山人彰顯隱士智慧,戲曲《收姜維》中此語更成經典台詞。

  2. 文人雅號
    清代畫家朱耷以"八大山人"為號,署名連筆似"哭之笑之",暗含遺民文人的悲怆心境,成為藝術史重要标識。

四、語境差異

建議通過《贈李十四》《北山移文》等詩文,以及八大山人畫作進一步體會該詞的文學意蘊。

别人正在浏覽...

榜青逼迩倡和岔氣車輔铳炮楚池大筆掉文袋杜門謝客繁華童諷刺墳首高飛遠集格愣顧存鬼服國章豪幹暴取昏曙賈傅見方檢幅講治簡介郊蔔絶倡聚窟州浚治喀斯特夔跜離經辨志麻繩邈群彌遠凝矚憉悙巧月奇童如醉如癡塞北商葩閃閃實生苗壽文衰莽雙眼皮耍飄贖解庶孽說結死目蘇何素書台鐘湯去三面恬虛脫産拖堂郗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