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e log cannot prop up a tottering building;(fig) one person alone cannot cave the situation] 一根木頭支持不住大廈,比喻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支撐全局
獨木難支大廈傾。——明· 趙弼《蜀三忠傳》
謂一根木頭支持不住高大的房屋。比喻個人力量不能維持全局。《封神演義》第九三回:“屢欲思報此恨,為獨木難支,不能向前。”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那也有限得很。你我一二個人不自私自利又怎麼樣?獨木難支大廈呀!” 羅廣斌 楊益言 《紅岩》第六章:“這也難怪,大廈将傾,獨木難支。”參見“ 一木難支 ”。
以下是關于成語「獨木難支」的詳細解釋,綜合多來源權威信息整理:
例句:
- “公司面臨危機時,他深感獨木難支,最終選擇尋求團隊支持。”
- “獨木難支大廈傾,唯有群策群力方能扭轉局勢。”。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封神演義》或《世說新語》相關篇章。
《獨木難支》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單個木頭很難支撐重物,比喻一個人力量有限,難以獨立完成困難的事情。
《獨木難支》的拆分部首是木(木頭)和手(手持物體)。
《獨木難支》的筆畫共有19畫。
《獨木難支》最早出現在古代《左傳》的文字中,用來描述虞國在戰争中力量單薄,難以應付大國的攻擊。
繁體字為「獨木難支」。
古時候《獨木難支》的漢字寫法為「獨木難支」。
他一個人要照顧四個孩子,真是獨木難支。
在團隊中,每個人都應該盡力而為,而不是讓一個人獨木難支。
組詞:獨斷獨行、獨自承擔、支離破碎。
近義詞:孤立無援、力不從心、孤軍奮戰。
反義詞:衆志成城、群策群力、共同努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