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草料的意思、草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草料的解釋

(1) [forage;fodder]∶家畜的植物性食料,包括青料與幹料、莖葉與谷粒等

那裡收草料時,有些常例錢鈔。——《水浒》

(2) [life]∶謙稱自己的淺薄福分;壽命

枉自折了武松的草料

詳細解釋

(1).牲口的飼料。多指幹草。《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請到前街客寓裡住歇。那裡飯食、油燭、草料以至店錢……敝東回來,自然有個地主之情。”

(2).自謙之詞。謙稱自己無能力或無福分。《水浒傳》第二九回:“ 武松 答道:‘小人年幼無學,如何敢受小管營之禮?枉自折了 武松 的草料。’”《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慌得 鄧九公 連忙爬下還禮不疊,説:‘我的老父母,你可不要折了我 鄧振彪 的草料!’”《三俠五義》第七二回:“ 倪忠 道:‘官人如何這等呼喚?惟恐折了老奴的草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草料”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牲畜飼料:指喂養家畜的植物性食料,包括幹草、青貯飼料等。例如《水浒傳》中提到的“收草料時,有些常例錢鈔”,即指征收牲畜飼料的環節。

二、引申含義 2.自謙用語:古代文學作品中常作為謙辭,表示“福分”或“壽命”。如《水浒傳》第二十九回武松自稱“折了草料”,意為自謙福薄或命短。

三、詞源演變 漢字“草”原指草本植物總稱,後特指作飼料的莖葉()。與“料”(指加工過的物質)組合後,強化了“加工後的飼用植物”概念。

使用注意

可通過《水浒傳》《三俠五義》等古典文獻查閱具體文學用例,現代農牧資料中則側重其飼料定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草料》這個詞是指用作動物飼料的植物材料。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是草字旁部首,右邊的是方塊部首。草字旁部首表示與草相關的意思,方塊部首表示物品的意思。總共有5筆構成這個字。 《草料》這個詞的來源非常簡單,就是将“草”和“料”兩個字組合而成。它通常用于描述用于喂養牲畜家禽的飼料。 《草料》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一些字體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也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區别。 一些關于《草料》的例句包括: 1.春天是給牛吃草料的好季節。 2.這家農場生産的草料質量很好。 3.他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如何制作高質量的草料。 與《草料》相關的一些組詞有:刈草、草原、草堆、青草。 近義詞可以是:飼料、顆粒料。 反義詞的例子可能是:幹草、稭稈。 希望這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