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讀命的意思、讀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讀命的解釋

宣讀冊命。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讀命於庭,出節少府,朝發京師,夕至其部。” 方世舉 注引《新唐書·百官志》:“冊命大臣,則使中書舍人持節讀冊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讀命"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境進行解析。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用例,其釋義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一、本義:宣讀诏命或冊命

指在正式禮儀場合高聲宣讀君王的任命文書或诰命。此用法源于古代策命制度,常見于史書對冊封儀式的記載。

例:《尚書·周書·洛诰》載成王冊命周公之禮,雖未直用"讀命"一詞,但"王命作冊逸祝冊"即包含宣讀冊命環節。東漢鄭玄注《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命諸侯則傧"雲:"傧,進之也。王将出命,假祖廟,立依前,南鄉。傧者進當命者,延之命使登"(《周禮注疏》),此流程即含"讀命"儀式。

二、引申義:接受并執行命令

由"宣讀"延伸出"領受、履行"之義,強調對上級指令的遵從與實施。此義項多見于先秦兩漢文獻。

例:《荀子·宥坐》:"弟子讀命,孔子曰:"小子識之!""楊倞注:"讀命,謂讀其獄令之辭。"此處"讀命"即指聽取并執行司法判決。

詞源考辨

"讀"()本義為誦書(《說文解字·言部》:"讀,誦書也"),後衍生"宣讀"義;"命"(mìng)指政令、诏書(《爾雅·釋诂》:"命,告也")。二字組合凸顯古代文書行政中口頭傳達與書面命令的結合特性,屬典儀制度術語。

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收錄"讀命"詞條,釋為:"宣讀诏命"(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11卷頁1310)。
  2. 清人孫诒讓《周禮正義》疏解"大史讀禮書"時,引鄭司農雲:"讀令者,大史主祭祀,讀禮令于祭前",可旁證"讀命"類儀軌。

注:因"讀命"屬罕見詞,現存古籍直接用例較少,釋義主要依據權威辭書及注疏文獻。現代漢語中此詞已基本不用,僅見于古籍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讀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權威資料進行辨析:

一、古代官制用法(主流解釋) 根據、、等古籍記載,“讀命”指古代冊封大臣時宣讀冊命的儀式。該詞最早見于唐代韓愈《元和聖德詩》中“讀命於庭,出節少府”的記載,具體流程為:中書舍人持節宣讀皇帝冊封诏書,完成對大臣的任命儀式。此用法屬于曆史行政術語。

二、現代網絡語境中的衍生義(非權威解釋) 部分網絡詞典(如、)将其解釋為“通過讀書研究探索命運奧秘”的成語,由“讀書”和“命運”組合而成。但該釋義未見于《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可能是現代網絡環境中基于字面義的衍生解讀。

補充說明

  1. 從語言學角度看,“讀命”在古代文獻中僅有宣讀冊命的單一含義,現代網絡釋義缺乏曆史文獻支撐。
  2. 若需引用該詞,建議優先采用古籍記載的原始含義。若在特定網絡語境中使用衍生義,需标注說明為現代新解。

建議使用者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釋義,學術寫作應參考《新唐書·百官志》《韓愈全集》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悲欣藊豆徧至标點符號别自碧輪補伏蠶簇側塞逞奇逴行綽削次家大兒達靈道源電氣風扇耋吏宮掖喝撺箱紅堂堂尖快交利酒籌譏正蠲欠狂疎狼巾老屋妙書蝻蝗弄潮咆哮西風弸中屏翳乾位翹楚谯谕碁博祺然熱線三壬柿餅襫襏石阙實心説得攏四棱遂功瑣薄肅霜天姿國色頹教土色娲娥王太保家法卧榻鼾睡無所不曉相伴險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