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镵針的意思、镵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镵針的解釋

亦作“ 鑱鍼 ”。箭頭針。中醫治病用的九種針之一。《素問·刺瘧篇》:“胻痠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鑱鍼鍼絶骨出血立已。”《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九針原始歌》:“一曰:鑱針式圖。”注:“經之一曰:鑱針者,取法於巾針,去末寸半,卒鋭之長一寸六分。鑱者,鋭也;卒者,尾也。調此針長一寸六分,上去末寸半,下隻留一分之鋒,欲淺刺不令深入也。”《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九針原始歌》:“鑱針即今箭頭針,主刺皮膚邪肉侵,毋令深入瀉陽氣,邪正相安榮衛均。”注:“鑱針即今之箭頭針也,主刺邪熱病在頭身皮膚之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镵針是中國古代“九針”之一,主要用于淺刺治療皮膚及外感疾病。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結構

镵針最早記載于《黃帝内經》,其名稱中的“镵”(音chán)意為尖銳工具。針體材質為钼質金屬,總長14cm,由不鏽鋼柄(10cm)和針頭(4cm)組成,末端呈箭頭狀鋒利設計,直徑約0.3cm。這種特殊結構使其適合淺表操作,避免深刺傷及陽氣。

二、操作方法

采用劃割法:

  1. 消毒施術部位與針具
  2. 以拇、食、中三指鋼筆式持針
  3. 順經脈走向劃割皮膚
  4. 劃痕長度約1cm,以輕微滲血為度

三、治療範圍

主要應用于:

四、中醫理論依據

基于陰陽五行學說,皮膚屬陽(對應肺髒),镵針通過淺刺體表實現:

五、與其他針具區别

相較于毫針等深刺工具,镵針專為淺表治療設計,類似現代皮膚針的前身。其箭頭狀針頭既能保證施術精準度,又可控制刺入深度不超過皮膚層。

注:具體使用需由專業醫師操作,本文内容綜合自古代醫籍記載及現代臨床應用總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镵針》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镵針》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是指用來穿線、縫補衣物的一種工具。镵針由兩個部分組成,镵指的是針尖,而針則是這種工具的身體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镵針》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金(钅)和幹(幺),其中金是指針尖所用的金屬材料。

根據《新華字典》的規則,镵針的總共有9畫。

來源

镵針一詞的來源相對較晚,它出現在元代的《正字通》一書中。

繁體

镵針的繁體字為「鏟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镵針的寫法略有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镵針的寫法是「鏟針」。而在《康熙字典》中,它被寫作「鏟銞」。

例句

1. 她用镵針仔細地縫補了裂開的褲子。

2. 這個手工藝品是用镵針繡制而成的。

組詞

1. 镵刀:用來切割和削減金屬的工具。

2. 縫針:用于縫紉的一種細長金屬工具。

近義詞

1. 針線:指用來縫補、織造的工具。

2. 縫紉針:用于縫紉的細長針狀工具。

反義詞

1. 剪刀:用來剪斷布料、紙張等的工具,與镵針相反。

2. 手:指人的手,作為一種工具使用時與镵針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