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獲麟堆的意思、獲麟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獲麟堆的解釋

獲麟台 的别稱。《史記·孔子世家》“狩 大野 ” 張守節 正義引 唐 李泰 等《括地志》:“ 獲麟堆 在 鄆州 鉅野縣 東十二裡。《春秋》十四年《經》雲‘西狩獲麟’。《國都城記》雲‘ 鉅野 故城東十裡澤中有土臺,廣輪四五十步,俗雲 獲麟堆 。’”參見“ 獲麟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獲麟堆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地名,其名稱源于《春秋》所載“西狩獲麟”事件。據《春秋·哀公十四年》記載,魯哀公在西部狩獵時捕獲一隻麒麟,孔子聽聞此事後感慨“吾道窮矣”,認為祥瑞現身非其時,這一事件被後世稱為“獲麟絕筆”,成為《春秋》記事終結的标志。東漢經學家何休在《春秋公羊傳解诂》中注解“西狩獲麟”時,明确提到“獲麟堆”為具體地點,即捕獲麒麟的土丘或高地。

唐代類書《藝文類聚·祥瑞部》引《東觀漢記》記載:“麒麟,麕身牛尾,圓頂一角”,進一步佐證了該事件中異獸的形貌特征。清代考據學家王引之在《經義述聞》中考證,“堆”在古漢語中既可指自然形成的土丘,也可指人工夯築的台基,此處應指麒麟被發現的具體地理标識。

該詞彙在《漢語大詞典》中被定義為“相傳春秋時魯哀公西狩獲麟之處”,屬于具有曆史典故屬性的專有地名。現代《辭海》第七版将其納入“中國古代文化詞條”分類,指出其承載着文獻學與曆史地理學的雙重研究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獲麟堆”是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獲麟堆”是“獲麟台”的别稱,指後人為紀念“西狩獲麟”事件而築的土台。其名稱來源于《春秋》中記載的“西狩獲麟”典故(《史記·孔子世家》曾引述)。

二、曆史背景

  1. 典故出處:公元前481年,魯哀公在钜野(今山東巨野)狩獵時捕獲一隻麒麟,孔子認為此象象征亂世,并感歎“吾道窮矣”,後停止編修《春秋》。
  2. 地理考據:據唐代《括地志》記載,獲麟堆位于郓州钜野縣東十二裡,原為一片澤地中的土台,廣約四五十步。

三、文化意義

唐代詩人李白在《送方士趙叟之東平》中寫道:“西過獲麟台,為我吊孔丘”,将獲麟堆與孔子關聯,賦予其哀悼聖賢、感慨時運的文化意象。

四、擴展信息

該詞既是地理标識,也承載了儒家文化中“麟出而聖亡”的象征意義,多見于古代文獻與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報幕貝色辯口利辭避去菜苔持家弛期川嶽春蔥刺草賜賞大出風頭大衍曆封刀果意含消阖阊魂牌火頭上箭筍椒庭家嚴節導雞鳴壺錦帆泾糾纏不清連津李赤臨危蠻腰缪缺末端南山三壯士内榮逆坂走丸偏縫千補百衲祈借阙誤日甚一日沙淺兒設定沈沒食犬豕虱受遺擡秤讨雠恬惰天可汗投附屠儈拓殖違濫威裕無竟蕭晨小校淅冽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