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克的意思、蠹克的詳細解釋
蠹克的解釋
侵耗刻削。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三》:“國用之不足,雖由上之不節,而下焉者,綜覈之未精,虛文之糜費,蠹尅之多端,因循之虧耗,亦常居其半焉。”
詞語分解
- 蠹的解釋 蠹 ù 蛀蝕器物的蟲子:蠹蟲。木蠹。書蠹。蠹魚。 蛀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蠹蛀。蠹害。蠹弊(弊病,弊端)。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 克的解釋 克 (④剋) è 能夠:克勤克儉。 戰勝,攻下:攻克。克複(戰勝敵人并收回失地)。 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剛。 嚴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 消化:克食。 公制重量單位或質量單位:一克等于
網絡擴展解釋
“蠹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為侵耗刻削,多用于描述對資源或財政的侵蝕與剝削。以下是詳細解釋:
-
詞義解析
- 蠹:原指蛀蝕器物的蟲子,引申為侵蝕、損害,如“蠹蟲”“蠹害”。
- 克:此處通“刻”,意為刻削、剝削,如“克扣”“克己”。
組合後,“蠹克”指通過侵蝕和剝削導緻損耗,常見于描述經濟或管理中的弊端。
-
文獻出處
該詞出自明代學者謝肇淛的《五雜俎·事部三》:“國用之不足……蠹尅之多端,因循之虧耗,亦常居其半焉。”。文中批評了當時財政管理中因侵蝕和刻削造成的浪費。
-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文或學術讨論中,強調對公共資源、財政的隱性消耗與剝削,如分析曆史經濟問題或制度弊端時。
-
注意點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克服困難”,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是對字面義的誤讀。建議以“侵耗刻削”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五雜俎》原文或權威詞典(如、6)。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蠹克》這個詞是什麼意思:蠹克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昆蟲或其他動物以及微生物對物體進行腐蝕、破壞或侵蝕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蠹克的部首是蟲(虍),它包含了11個筆畫。
來源:蠹克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經典文獻,如《詩經》和《楚辭》等。它是通過将蠹和克這兩個字合并而形成的,蠹表示蛀蟲、侵蝕,克表示克服、抵抗。
繁體:蠹克在繁體字中寫作蠹剋,保留了相同的意思和發音。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蠹克可以寫作狼或冷,這兩種寫法在不同時期都有出現過。
例句:1. 這些書已經被蠹克得很嚴重了,需要馬上處理。2. 來自濕熱地區的害蟲不斷蠹克着農作物。
組詞:蠹蛸(指能蠹壞田地的昆蟲)。
近義詞:侵蝕、破壞、腐蝕。
反義詞:保護、防禦、抵禦。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