穪量的意思、穪量的詳細解釋
穪量的解釋
猶估量。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二:“若識鑒未至,徒以偏駁錮滞之意見穪量摸索,其不為 王荊公 者幾希!”
詞語分解
- 穪的解釋 穪 ē 穪 è 穪 è 均為“稱”的訛字。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 量的解釋 量 á 确定、計測東西的多少、長短、高低、深淺、遠近等的器具:量具。量杯。量筒。量角器。 用計測器具或其他作為标準的東西确定、計測:計量。測量。量度。量體溫。 估計,揣測:估量。思量。打量。 質 量
專業解析
“穪量”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字形結構與古籍用例分析。
一、字義解析
- “穪”為“稱”的異體字,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8冊第543頁記載,該字承襲《說文解字》“铨也”之本義,特指用衡器測定重量。
- “量”在《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374頁釋為“計量容積”,後引申為廣義的測量行為。
二、複合詞内涵
“穪量”作為并列式合成詞,完整釋義應為:使用标準器具對物體的重量和體積進行雙重測定。此說可參照《周禮·考工記》鄭玄注“稱量審度”的古代度量制度記載,見于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1980年版第927頁。
三、用法特征
該詞多出現于古代計量文獻,如《漢書·律曆志》“謹權穪量”的記載(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969頁),指官方統一度量衡的行為,現代漢語中已被“稱量”“測量”等雙音詞替代。
四、相關詞辨析
與近義詞“權衡”相比,據《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182頁,“權衡”側重比較輕重,而“穪量”強調精确測定,這一區别在《朱子語類》卷六十二有明确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穪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解釋
- 拼音:yí liàng(或讀作chēng liàng,具體需結合語境)。
- 含義:意為“估量”,指對事物進行推測、衡量或判斷。
2.文獻出處
- 該詞可見于宋代羅大經的《鶴林玉露》卷十二:“若識鑒未至,徒以偏駁錮滞之意見穪量摸索,其不為王荊公者幾希!”。此處強調若缺乏深刻認知,僅憑片面觀點去估量事物,容易導緻誤判。
3.使用注意
-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多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
- 易混淆詞:需與“杚量”(gū liàng,意為“平治、治理”)區分,後者出自章炳麟《訄書》,但兩者字形、含義均不同。
4.補充說明
- 字形解析:“穪”是“稱”的異體字,本義為稱重,引申為抽象層面的衡量;“量”則指計量、評估,組合後更側重對抽象事物的判斷。
建議結合具體古籍語境理解該詞,現代交流中可用“估量”“衡量”等替代。
别人正在浏覽...
哎喲白社人襃贊布揚策祝乘禦榱提戴玄履黃忉利天宮登聞鼓滌盥東齊陡度瘋癫識倒風告覆壓貢會貢計拱形鬼泣神嚎涵義號礮合異離堅澗底松角妙教授結绮閣克夫類會陵跨柳琴戲柳市花街麗億陋世律紀杪節末造腦漿年逾古稀盤受否極泰來牽顧欺蒙碛磈榮冠四聯單四辟松土貪橫調氣啼明雞腿肚子彎彎扭扭午日仙人屋烏推愛鄉戶箱箧銜薪閑在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