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交淺言深的意思、交淺言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交淺言深的解釋

[have a hearty talk with a slight acquaintance] 與交情淺的人說親密的話。形容為人忠厚或愚蒙

詳細解釋

交情淺而言事深切。謂言談有失分寸。《戰國策·趙策四》:“客有見人於 服子 者,已而請其罪。 服子 曰:‘公之客獨有三罪:望我而笑,是狎也;談語而不稱師,是倍也;交淺而言深,是亂也。’客曰:‘不然。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稱師,是庸説也;交淺而言深,是忠也。’”《後漢書·崔駰傳》:“交淺而言深者,愚也。” 宋 蘇轼 《上神宗皇帝書》:“交淺言深,君子所戒。”《玉嬌梨》第十四回:“小弟有一言相問,隻恐交淺言深,不敢啟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交淺言深”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jiāo qiǎn yán shēn,其核心含義為:與交情淺的人談論深入的話題,多指因言談内容超出雙方關系的親密度而顯得失當或冒昧。


詳細解釋

  1. 字面拆解

    • 交淺:指雙方交情不深、關系尚淺。
    • 言深:談論涉及隱私、内心感受等深入的内容。
      合指在關系不密切時,過早或過度袒露心聲。
  2.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見于《戰國策·趙策四》,原文為:“交淺而言深,是忠也。”
    背景:古人認為,若對交情淺的人直言不諱,可能被視為缺乏分寸,甚至招緻誤解或禍患。

  3. 用法與語境

    • 貶義傾向:多用于提醒人際交往中需把握分寸,避免因“過度坦誠”引發尴尬或沖突。
    • 示例:
      • “小弟乍會之間,交淺言深,誠恐見怪。”(明代《警世通言》)
      • 現代場景:剛認識同事便傾訴家庭矛盾,易被視作“交淺言深”。
  4. 文化延伸
    這一概念與傳統文化中的“保身哲學”相關,如《增廣賢文》提到“逢人且說三分話”,均強調人際交往的謹慎性。
    但需注意:過度拘泥于此可能阻礙真誠溝通,需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相關建議

如需進一步探讨其文化内涵或實際案例,可參考《戰國策》原文或相關社會學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交淺言深

“交淺言深”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兩個人交往時間不長,但卻能心心相通,彼此深入了解對方的心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這個成語分為三個字:交、淺、言。其中,“交”字的部首是“親”,由六筆組成;“淺”字的部首是“水”,由六筆組成;“言”字的部首是“言”,由七筆組成。

來源:
“交淺言深”一詞最早見于東晉時期陸機所撰的《文心雕龍·借情說文》。成語中的“交”是指交往,相互交流的意思;“淺”是指時間不長;“言”是指言辭、語言。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即使交往的時間不久并且言辭不多,但對方卻能夠深刻理解彼此的心意。

繁體:
“交淺言深”的繁體寫法為 “交淺言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會有變化。所以,現在的“交淺言深”是現代漢字的寫法,在古代的文獻中可能會有不同的寫法。

例句:
1. 雖然我們隻相處了幾天,但是我們的交流非常深入,可以說是交淺言深。
2. 他們兩個交往了很久,卻仍然是交淺言深。

組詞:
近義詞:心照不宣、心領神會、情投意合
反義詞:交深言淺、交淺言薄、交深言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