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of two houses)face each other]∶與大門相對
對門對戶
(2) [the building or room opposite]∶與大門相對的房子
農具廠對門是小學
(1).門戶相對;對面。 漢 劉向 《說苑·雜言》:“敏其行,修其禮,千裡之外如兄弟;若行不敏,禮不合,對門不通矣。” 唐 王維 《洛陽女兒行》:“ 洛陽 女兒對門居,纔可容顔十五餘。” 孫犁 《澹定集·<善闇室紀年>摘抄》:“店鋪對門的大院,是縣教育局。”
(2).匹配;門當戶對。 元 關漢卿 《調風月》第一折:“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争奈忒達地,忒知根;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 元 無名氏 《娶小喬》第一折:“老夫務要尋箇對門,方許成親。”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對門漢語 快速查詢。
“對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含義:
字面解釋
指兩戶人家的大門相對而立,或指位于正對面的房屋。例如:“農具廠對門是小學”,或“我們家對門新搬來一家廣東人”。
地理方位
表示某一位置的對面,如“店鋪對門的大院是縣教育局”。
鄰裡關系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門”常象征關系密切的鄰居,如“對門對戶”形容彼此照應、互助的鄰裡關系。
古代婚配觀念
元代文獻中,“對門”曾引申為“門當戶對”的婚姻匹配概念。例如關漢卿《調風月》中“親上成親好對門”,強調社會地位或家庭背景的相稱。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典故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說苑》《調風月》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