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獄的意思、斷獄的詳細解釋
斷獄的解釋
[close a trial by announcing the verdict;hear and pass judgment on a case] 舊指審理判決案件
察獄訟之詞,以诏司寇斷獄弊公,緻邦令。——《周禮·士師》
詳細解釋
審理和判決案件。《墨子·尚賢中》:“君有難則不死,出亡則不從;使斷獄則不中,分財則不均。”《漢書·文帝紀贊》:“斷獄數百,幾緻刑措。”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無事劄子》:“斷獄務在生之,而特惡吏之殘擾。” 田北湖 《與某生論韓文書》:“彼聽訟者,研鞠兩造之情僞,廉得其情,而後斷獄。”
詞語分解
- 斷的解釋 斷 (斷) à 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斷裂。斷層。斷面。截斷。斷腸。斷魂。斷線風筝。 不繼續,禁絕:斷糧。斷水。斷炊。斷奶。斷檔。斷流。斷種(弉 )。斷交。斷片。斷續。斷子絕孫。 判定,決定:判斷。診
- 獄的解釋 獄 (獄) ù 監禁罪犯的地方:監獄。獄吏。獄卒。地獄。越獄。 罪案,官司:冤獄。文字獄。斷獄。獄訟。 筆畫數:; 部首:犭;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斷獄”是一個古代法律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曆史文獻及法律背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斷獄”指審理和判決案件,特指古代司法活動中對刑事案件的裁決過程。該詞強調從審理到最終判決的完整司法程式。
二、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 《周禮》記載
“察獄訟之詞,以诏司寇斷獄弊公,緻邦令”,說明西周時期已通過專職官員(司寇)負責案件審理。
- 漢代司法實踐
《漢書·文帝紀贊》提到“斷獄數百,幾緻刑措”,反映漢文帝時期通過嚴謹的司法程式減少刑罰使用。
- 墨家思想中的體現
《墨子·尚賢中》批評“使斷獄則不中”,強調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三、法律文獻中的特定含義
在《唐律》中,“斷獄”是十二篇篇名之一,專門規定刑事案件審判的程式與原則,包括證據審查、刑訊限制等,成為古代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引申與擴展
- 能力評價:後世引申為對官員司法能力的評價,如“斷獄老練”形容經驗豐富的審判者。
- 虛指案件數量:如“斷獄千萬”并非實指,而是強調案件繁多或司法效率。
五、現代語境
現代漢語中“斷獄”已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研究或文學作品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司法制度,可參考《周禮》《唐律疏議》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獄(duàn yù)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中文詞語。下面我來解釋一下每個字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斷(duàn)是一個由“一”作為部首的字,拼音是duàn,意思是中斷、分開、破裂等。它的筆畫數是4畫。斷字來源于象形文字,古時的寫法是類似于斷裂的圖形。例如,例句可以是“戰争使人們的生活中斷了”。
獄(yù)是一個由“犬”作為部首的字,拼音是yù,意思是監獄、囹圄等。它的筆畫數是9畫。獄字也來源于象形文字,古時的寫法是一個帶有囚犯的大狗的形狀。例如,例句可以是“罪犯被關進了監獄”。
組詞方面,斷獄可以搭配一些詞語形成新的意義。例如,“斷獄之憂”表示擔心被關進監獄。“破獄而出”表示逃出監獄。
近義詞方面,與斷獄意思相似的詞語有斷絕和絕斷。反義詞方面,與斷獄意思相反的詞語可以是釋放和解救。
希望這個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