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狱的意思、断狱的详细解释
断狱的解释
[close a trial by announcing the verdict;hear and pass judgment on a case] 旧指审理判决案件
察狱讼之词,以诏司寇断狱弊公,致邦令。——《周礼·士师》
详细解释
审理和判决案件。《墨子·尚贤中》:“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使断狱则不中,分财则不均。”《汉书·文帝纪赞》:“断狱数百,几致刑措。”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彼听讼者,研鞠两造之情伪,廉得其情,而后断狱。”
词语分解
- 断的解释 断 (斷) à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 不继续,禁绝: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弉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 判定,决定:判断。诊
- 狱的解释 狱 (獄) ù 监禁罪犯的地方:监狱。狱吏。狱卒。地狱。越狱。 罪案,官司:冤狱。文字狱。断狱。狱讼。 笔画数:; 部首:犭;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断狱”是一个古代法律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历史文献及法律背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断狱”指审理和判决案件,特指古代司法活动中对刑事案件的裁决过程。该词强调从审理到最终判决的完整司法程序。
二、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 《周礼》记载
“察狱讼之词,以诏司寇断狱弊公,致邦令”,说明西周时期已通过专职官员(司寇)负责案件审理。
- 汉代司法实践
《汉书·文帝纪赞》提到“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反映汉文帝时期通过严谨的司法程序减少刑罚使用。
- 墨家思想中的体现
《墨子·尚贤中》批评“使断狱则不中”,强调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三、法律文献中的特定含义
在《唐律》中,“断狱”是十二篇篇名之一,专门规定刑事案件审判的程序与原则,包括证据审查、刑讯限制等,成为古代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引申与扩展
- 能力评价:后世引申为对官员司法能力的评价,如“断狱老练”形容经验丰富的审判者。
- 虚指案件数量:如“断狱千万”并非实指,而是强调案件繁多或司法效率。
五、现代语境
现代汉语中“断狱”已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历史研究或文学作品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提示: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司法制度,可参考《周礼》《唐律疏议》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断狱(duàn yù)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中文词语。下面我来解释一下每个字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一些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断(duàn)是一个由“一”作为部首的字,拼音是duàn,意思是中断、分开、破裂等。它的笔画数是4画。断字来源于象形文字,古时的写法是类似于断裂的图形。例如,例句可以是“战争使人们的生活中断了”。
狱(yù)是一个由“犬”作为部首的字,拼音是yù,意思是监狱、囹圄等。它的笔画数是9画。狱字也来源于象形文字,古时的写法是一个带有囚犯的大狗的形状。例如,例句可以是“罪犯被关进了监狱”。
组词方面,断狱可以搭配一些词语形成新的意义。例如,“断狱之忧”表示担心被关进监狱。“破狱而出”表示逃出监狱。
近义词方面,与断狱意思相似的词语有断绝和绝断。反义词方面,与断狱意思相反的词语可以是释放和解救。
希望这个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