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湖水與山巒。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詩:“湖山四面争氣色,曠望不與人間同。” 唐 杜牧 《江樓晚望》詩:“湖山翠欲結蒙籠,汗漫誰遊夕照中。” 宋 曾鞏 《歸老橋記》:“雖欲遺章綬之榮,從湖山之樂,餘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趙孟頫 《錢塘懷古》詩:“湖山靡靡今猶在,江水悠悠隻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詩之一:“ 林逋 、 蘇軾 俱名世,指點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疊成的假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倚湖山夢繞,對垂楊風裊。”
“湖山”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具體如下:
自然景觀
指湖水與山巒的結合,常用于描繪自然風光。例如唐代元稹詩中“湖山四面争氣色”,即通過湖光山色展現壯闊景象。
象征意義
引申為山水或江山,代指地域或國家疆土。如宋代曾鞏《歸老橋記》提到“從湖山之樂”,暗含歸隱山水之意。
園林藝術
特指太湖石堆疊的假山,多見于古典園林。明代湯顯祖《牡丹亭》中“倚湖山夢繞”即描述此類人工景觀。
作為人名或地名時,“湖”象征包容與智慧,“山”代表穩重與依靠,整體寓意胸懷寬廣、堅韌可靠。
湖山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它指的是有湖泊和山脈的地方。在漢語中,湖山常用來形容風景優美的地方。
湖山這個詞的部首是水(氵)和山(山),共有11個筆畫。
湖山這個詞的來源相傳是出自于古代文獻《莊子·逍遙遊》,其中描述了一處湖山仙境,因此湖山一詞便成為了形容美景的代名詞。
湖山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湖山」,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湖山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變化。
1. 這片湖山風景如畫,每年吸引着大批遊客。
2. 我們計劃下個月去一趟湖山,放松心情。
湖光山色、湖山如畫、湖山秀麗等。
湖光山色、山水、美景等。
平原、荒漠、城市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