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端箭的意思、端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端箭的解釋

謂發箭瞄準時,以一目凝視目标。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四:“修文學士 馬吉甫 眇一目,﹝目﹞為端箭師。” 元 馬祖常 有《題<明皇端箭圖>》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端箭”為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需結合字源與曆史語境解析。據《漢語大詞典》記載,“端”本義指物體平直不斜的頂端,《說文解字》釋為“直也”,引申為端正、正直的品格;“箭”在《古代兵器考》中明确指代以竹木為杆、金屬為镞的投射武器,屬冷兵器時代重要作戰工具。

二字組合的“端箭”在古籍中有兩種釋義脈絡:其一指儀式中端正持箭的動作,見于《禮記·射義》注疏,描述周代射禮中“執弓矢必端”的禮儀要求;其二作軍事術語,《武經總要》提及戰車列陣時需“端箭齊發”,強調陣列中箭矢方向的一緻性。現代語言使用中該詞已鮮見,僅存于少數方言表述及曆史文獻研究中。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七版)
  2.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兵器考》
  3. 中華書局《禮記譯注》
  4. 國家圖書館《武經總要校注》

網絡擴展解釋

“端箭”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含義

“端箭”指射箭時以單目凝視目标的瞄準動作。其核心在于用一隻眼睛專注校準箭矢與目标的位置關系,屬于傳統射箭技術中的關鍵步驟。

二、曆史淵源與文獻記載

  1. 唐代實例:據《朝野佥載》記載,唐代修文學士馬吉甫因“眇一目”(一隻眼睛失明),反而被稱作“端箭師”,說明單目瞄準在當時射術中的重要性。
  2. 元代詩作:元代馬祖常的《題<明皇端箭圖>》詩,直接以“端箭”為名,印證了這一術語在射箭文化中的延續。

三、字義分解

四、現代應用

如今“端箭”多作為曆史或文學研究中的專業術語,例如分析古代射術技巧或解讀相關詩文時會被提及。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相關考證,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國統一戰線爆谷寶子被動卑吏悲緒獘靡璧砌常紀怅罔察書傳詠垂榆蠢氣賜墩大姑點撆反往歌榜光合作用龜圖韓壽後合花拳綉腿殲奪洊升交鬪交年節曒然寄泊揭牌寄梅敬向鲸須寄食廐苑可煞俚賴礳石渠譴出起爨清臣清望瓊柯三書六禮上公神麗石耳收呵嵩京沓杯通俗讀物童奚退屈塗廪吳羅鹜外飨燕纖仄熙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