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榆的意思、垂榆的詳細解釋
垂榆的解釋
垂老,暮年。榆,桑榆,古謂日落之處。 宋 王禹偁 《謝除右拾遺直史館啟》:“明代方求于翹楚,高堂漸逼于垂榆。”
詞語分解
- 垂的解釋 垂 í 東西一頭挂下:垂楊柳。垂釣。垂直。垂線。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淚。垂髫(頭發下垂,指兒童)。垂頭喪氣。 敬辭,用于别人(多是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動:垂愛。垂憐。垂詢。 傳下去
- 榆的解釋 榆 ú 落葉喬木,實扁圓,木材堅實,可制器具或供建築用:榆莢。榆錢兒(即“榆莢”,像小銅錢)。榆面(以榆皮磨制成粉,用為黏劑)。榆塞(古稱邊塞植榆,故稱邊塞為“榆塞”)。桑榆暮景。 姓。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垂榆”一詞有兩種主要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成語含義(較少見)
指垂下的柳樹,比喻人或事物失去生機與活力。
出處:該用法源自漢語成語,由“垂”(下垂)和“榆”(柳樹代稱)組成,多用于文學或比喻場景,如描述暮年狀态或衰敗景象。
二、植物學含義(常見)
指榆科榆屬的落葉小喬木,學名龍爪榆(Ulmus pumila 'Pendria')。
特征:
- 形态:高3-5米,枝條細長下垂,樹冠傘形;葉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
- 習性:耐寒(-35℃)、耐旱、抗鹽堿,適應性強,廣泛分布于中國西北、華北等地。
- 用途:優良觀賞樹種,常用于街道、公園綠化,兼具生态與美學價值。
補充說明
古文獻中“垂榆”偶指暮年(如宋代王禹偁詩句),但現代更側重植物學定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垂榆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榆樹的樹枝向下垂直生長。它是由“垂”和“榆”兩個字組成的。下面是關于垂榆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垂:由一字部首“土”和七畫組成。
- 榆:由木字部首“木”和十三畫組成。
來源:
垂榆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植物名稱,榆樹屬于落葉喬木,生長在中國北方地區和一些山區。由于榆樹的樹枝向下垂直生長,人們用“垂榆”來形容這種特征。
繁體字:
在繁體字中,“垂”和“榆”這兩個字的形狀與簡體字相似,隻是書寫風格略有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垂榆的書寫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字形和筆畫可能有所變化,但基本意義和用法相同。
例句:
1. 他的長發垂榆在肩上,看起來非常優雅。
2. 冬天來臨時,榆樹的枝條會垂榆在地上。
組詞:
垂榆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詞,例如:
1. 垂榆景色(形容榆樹垂下的景色)
2. 垂榆影子(指榆樹的影子)
近義詞:
類似于垂榆的詞語包括:
1. 下垂:指物體向下傾斜或垂直。
2. 下垂植物:指具有向下生長特征的植物。
反義詞:
與垂榆相反的詞語可能是:
1. 翹首:指物體向上仰望或豎立。
2. 翹首以待:表示期待或迫不及待地等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