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廪的意思、塗廪的詳細解釋
塗廪的解釋
修補糧倉。《史記·五帝本紀》:“ 瞽叟 尚復欲殺之,使 舜 上塗廪, 瞽叟 從下縱火焚廪, 舜 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後漢書·寇榮傳》:“故 大舜 不避塗廪浚井之難, 申生 不辭 姬氏 讒邪之謗。”
詞語分解
- 塗的解釋 塗 (塗) ú 使顔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塗飾。塗漆。塗抹。 亂寫:塗鴉。 用筆抹上或抹去:塗改。塗竄。塗乙。 泥濘:塗炭。 河流或海流夾雜的泥沙在地勢較平的河流入海處或海岸附近沉積而成的淺海灘:海塗
- 廪的解釋 廪 ǐ 米倉,亦指儲藏的米:倉廪。廪生(即“廪膳生員”,中國明、清兩代稱由府、州、縣按時發給銀子和補助生活的生員)。廪饩(舊指由官府供給的糧食)。 積聚,郁結:“廪于腸胃”。 筆畫數:; 部首:廣;
網絡擴展解釋
“塗廪”一詞有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成語釋義(現代常用義)
來源于高權威性詞典:
- 字面分解:塗(沾染)、廪(古代糧倉),原指官員利用職權侵吞公糧。
- 引申義:比喻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的腐敗行為。例如:“官場塗廪之風需嚴查。”
二、曆史典故(古籍本義)
見于《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的舜帝傳說:
- 具體事件:舜的父親瞽叟命其修補糧倉(塗廪),卻趁他在高處時縱火加害。後衍生為形容身處險境的典故,如《後漢書》引用此典比喻臨危不懼。
特别說明:現代使用中多取第一種比喻義,但涉及古籍解讀時需回歸原典語境。建議結合具體文本判斷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1. 《塗廪》的意思
《塗廪》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沐浴洗濯”。
2. 拆分部首和筆畫
《塗廪》的部首是“水”和“廴”,總共有12個筆畫。
3. 來源
《塗廪》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小宛》這篇詩中,用來描述人們清潔和修飾的行為。
4. 繁體
《塗廪》的繁體字為「塗廩」。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寫作《塗廪》的方式,将兩個部首水和廴分開寫,水在左上方,廴在右下方。
6. 例句
他每天早晨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去塗廪。
7. 組詞
- 塗污:塗抹污垢。
- 廪舍:倉庫。
- 塗鴉:隨意塗抹的文字或圖案。
8. 近義詞
梳洗、沐浴、清洗。
9. 反義詞
髒、懶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