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廄苑"。
2.養馬場。
“廐苑”是一個由“廐”和“苑”組合而成的古漢語詞彙,需拆解分析其含義:
“廐”的含義
“廐”是“廄”的異體字,指養馬的場所,即馬廄。古代帝王或貴族常設專門的馬廄飼養馬匹,用于出行、狩獵或軍事。
“苑”的含義
“廐苑”的推測含義
結合兩字,“廐苑”可能指古代帝王或貴族用于養馬的園林或專屬場所,兼具馬廄功能與苑囿性質。例如:帝王的狩獵苑囿中常設馬廄,供飼養和訓練馬匹。
相關延伸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出處,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或查閱古代典章制度類資料。
《廐苑》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馬廐和花園。
《廐苑》的部首是「廴」,它的筆畫數為11畫。
《廐苑》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史記·五帝紀》中:“黃帝教養百獸,傳授民德,鄰國各作廐苑,然後人人悅服,各安其業。”這裡的“廐苑”指的就是養馬場所和花園。
在繁體字中,「廐苑」的字形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廐和苑都有各自的不同字形。例如,「廐」在《說文解字》中的寫法是「廄」,表示養馬的場所。而「苑」在古代的寫法是「園」,意為花園或圍牆。
1. 這座廐苑裡飼養着許多寶馬。
2. 他在廐苑裡種植了各種花卉。
3. 這片廐苑是皇帝供人休憩的場所。
1. 廐馬:指養馬的場所。
2. 花園:指栽種花卉的場所。
1. 馬廄:指馬的住所。
2. 園林:指有花草樹木的場所。
1. 農田:指用于耕種莊稼的土地。
2. 荒地:指沒有栽植植物或沒有經過開墾的土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