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書六禮的意思、三書六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書六禮的解釋

舊時婚禮,男家須具備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種禮儀,謂之“六禮”。在納采、納征、親迎時,男家還要備置禮物,以書面緻送女家,謂之“三書”。《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二回:“ 侯虎 卻不敢怠慢,備了三書六禮,迎娶過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書六禮”是中國古代婚姻習俗的核心禮儀,形成于西周時期,主要包含兩類内容:

一、三書(婚姻文書)

  1. 聘書:即訂婚書,在“納吉”環節由男方交予女方,正式确立婚約。
  2. 禮書:詳列聘禮清單,包括禮物種類與數量,用于“納征”(過大禮)環節。
  3. 迎書:迎娶新娘的正式文書,在“親迎”環節由男方送至女方家。

二、六禮(婚姻流程)

  1. 納采:男方請媒人提親,并贈送象征吉祥的禮物(如大雁,寓意忠貞)。
  2. 問名:交換雙方生辰八字,占卜吉兇,俗稱“合八字”。
  3. 納吉:若占卜結果為吉兆,男方正式通知女方訂婚。
  4. 納征:男方送聘禮至女方家,婚約至此不可更改。
  5. 請期:男方擇定婚期并征得女方同意。
  6. 親迎:新郎親自迎接新娘完成婚禮。

現代意義

傳統“三書六禮”流程複雜,現代多簡化為提親、訂婚、結婚等環節,但其核心——明媒正娶的儀式感仍被部分地區保留。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演變或地域差異,可參考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書六禮》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三書六禮》是指儒教中的一種規範禮節的文獻,古代儒家經典之一。它包括三種文書(封、書、奏)和六種禮儀(冠、婚、嫁、喪、祭、聘),是古代社會各個方面的行為規範。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書六禮》的拆分部首是書字底邊部首“㇀”,其總筆畫數為19畫。

來源

《三書六禮》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的《禮記》。後來儒家的學者将其中關于文書和禮儀的内容進行了整理和分門别類,形成了《三書六禮》這個體系。

繁體

《三書六禮》的繁體字為「三書六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三書六禮》中的字可能采用了不同的寫法,如「書」字在古代常用朔旦舊字形「數」代替。

例句

1. 學習《三書六禮》有助于理解古代社會的禮儀制度。

2. 他嚴格按照《三書六禮》的規範進行了婚禮儀式。

組詞

1. 書禮:古代儒家重視的一種禮儀,指規範的寫書和閱讀禮節。

2. 六禮:《三書六禮》中的禮儀部分,指冠、婚、嫁、喪、祭、聘六種儀式。

近義詞

《三書六禮》的近義詞可以是《禮記》、《儀禮》等儒家經典,它們也涉及禮儀和行為規範。

反義詞

反義詞難以界定,因為《三書六禮》所規範的禮儀和行為是基于社會習俗和儒家價值觀的,沒有真正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